中医养生历史悠久,由于现代人不良的生活方式,亚健康人士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养生,说起养生就离不开穴位,穴位养生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中医养生方式,由于其绿色安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
具体来说,穴位养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艾灸或者按摩穴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养生保健,也可以治疗疾病,在我们身体中,有很多穴位是有治疗疾病的作用的,而且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也是防未病的好办法。
穴位养生的终极目的无非是消除疾病和益寿延年。在我们么个人的身体穴位中,有一些穴位是一些特殊的点和区域,通过一定方法的刺激,可以起到舒筋通络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今天我们要说的八脉交会穴就是这样的穴位。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跟着掌门师兄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十二正经和八脉?
八脉交会穴最早可以见到的典籍是宋子华的《流经八穴》,后被窦汉卿收于《针经指南》一书中,因窦氏擅用此八穴而名声渐起,故后世又称此八穴为“窦氏八穴”。在介绍八脉交会穴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十二正经和八脉?说起十二正经,想必有过养生经历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他们分别是:
1、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2、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3、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4、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以上的这十二条经络被称为十二正经,无论是艾灸、刮痧、拔罐还是其他中医理疗方式,大概都离不开这十二正经,由此可见十二正经对于我们的健康意义特别大。同时呢,在我们身体中,除了这十二正经,还有“奇经八脉”,这个奇经八脉对于养生也很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传统中医认为人体是通过十二正经把五脏六腑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是属于浅层的,而说起深层的,那就是奇经八脉了。奇经八脉最大的作用在于可以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当我们的十二经脉气有余时,则蓄藏于奇经八脉;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的时候,则由奇经“溢出”及时给予补充。
而中医所谓的八脉实际上说的就是奇经八脉。为什么叫奇经八脉呢?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因此被称为"奇经八脉"。具体来说就是这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
什么是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又称为“流注八穴”,“交经八穴”。刚才介绍了十二正经和八脉的概念,这八脉交会穴就很好理解了。八脉交会穴就是这十二正经和八脉相教会的八个特定腧穴,这八个穴位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相互交通、交会的穴位。
八脉交会穴有何作用?
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十分广泛,仅《针经指南》中记载就可以治疗多种病症,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呢?这主要是由八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八脉交会穴就是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交汇的点,一旦你调整这八个穴位,就可以启动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这就好比江河一样,小溪流有水了,大河才会满,最后大海才有水。如果把十二正经比作是小溪的话,奇经八脉就是大海。
由此可见,这八脉交会穴有多重要了,八脉交会穴不仅能治疗本经的病症,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来看看八脉交会穴到底是哪几个穴位吧!
八脉交会穴是哪8个穴位?
关于八脉交会穴,中医文化中就有一个关于他们的总歌诀,记住了这个歌诀,也就记住了这8个穴位了,这个歌诀就是: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带脉外眦颊,外关阳维耳后绕;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连耳肩;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
1、八脉交会穴之一:公孙穴
公孙穴属于十二正经的脾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冲脉。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最酸胀的地方就是公孙穴了。公孙穴,是搞定痛经和脾胃疾患的首选温阳大穴。因为它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
2、八脉交会穴之二:内关穴
内关穴属于十二正经的心包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阴维脉。阴维脉有“维系”全身阴脉的作用,主一身之里。
内关穴,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是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效。
3、八脉交会穴之三:足临泣穴
足临泣穴属于十二正经的胆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带脉。带脉,诸经之约也。怎么理解呢?带脉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足临泣,又被称为人体自带的“小柴胡汤”,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位于足背外侧。为什么足临泣穴有类似于小柴胡汤功效呢?因为足临泣穴主升发人体少阳之气,解散肝胆郁结之气,经常艾灸可以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4、八脉交会穴之四:外关穴
外关穴属于十二正经的三焦经之络穴,,连通的奇经八脉是阳维脉。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
“阳维为病苦寒热”。少阳经枢机不利,会出现时冷时热的症状。凡是热病导致的头痛、耳鸣、目赤肿痛,或两侧胸腹部疼痛、口苦咽干、牙痛、感冒头痛等都可以取外关进行治疗。同时外关穴也是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
5、八脉交会穴之五:后溪穴
后溪穴属于十二正经的小肠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又称阳脉之海。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有过穴位养生经验的朋友一定知道,后溪穴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对于调养颈椎病、慢性腰痛、背痛甚至是机体阳气不足、督脉不通时效果是很显著的。
6、八脉交会穴之六:申脉穴
申脉穴属于十二正经的膀胱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阳跷脉。阴阳跷脉主我们眼睛的开合,与睡眠相关。
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申脉穴,是最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因为申脉穴通阳跷,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所以申脉穴是阳中至阳,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
7、八脉交会穴之七:列缺穴
列缺穴属于十二正经的肺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任脉。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有被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跟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列缺穴在腕横纹上1.5寸处,《四总穴歌》中说“头项寻列缺”,也就是说,列缺的主要作用是治疗头颈部疾病的,列缺穴”是调节脖子以上疾病的总穴,作用非常大,可以说是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
8、八脉交会穴之七:照海穴
照海穴属于十二正经的肾经,,连通的奇经八脉是阴跷脉。阴跷脉可以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阴跷脉主阴气,司下肢运动。
照海穴,是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该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肿痛,配肾腧、关元、三阴交,还可以主治月经不调。另外,经常艾灸照海穴,对肩周炎、失眠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如果您是一名基层医生,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