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二
人间
探幽
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火宅的故事
第二章世界中心及
阎浮提洲的山川形胜
第三章四天下的风土人情
第四章人道真谛
第五章畜生道奇谈
我们分享第四章:
人间
探幽
5
畜生道奇谈
六道之中,与人道共处地面之上的还有畜生道。根据佛典解释,畜生道的生灵也不全生活在地面上,还有生活在天道、地狱道中的,但从整体而论,以居于地面者为多。
何谓“畜生”呢?
一般说,是指人所饲养的禽兽。但六道之一的“畜生”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包括一切为人饲养或不为人饲养的飞禽、走兽和昆虫。另外,还包括现在生物学上尚无记载、出没于天堂、地狱和龙宫的神异动物。
《婆沙论》说:“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行,秉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
“问曰:若以畜养名畜生者,如诸龙水陆空行,岂可为人所养,名为畜生耶?
答曰:养者义宽,具满人间,及以六天;不养者处狭,唯在人中、山野、泽内。又古昔诸龙亦为人养,具在文史,今从畜养偏多,故名畜生。”
据《立世论》说,畜生的梵语音译“底栗车”,意义为“傍生”。所谓“傍”,就是不正的意思。
《新婆沙论》说:“云何傍生趣?答:其形傍故行亦傍,是故名傍生。”
形傍,就是身体形状不正;行傍,就是行为举止不正。当然,这是与人的形貌和行为相比较而言。
但在佛教教化中,两者是可以类比的。因为佛教认为,各种生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由于造作了不同的善恶行业,投生在不同道或趣之中,才产生形体的差别。
说得通俗些,畜生道的动物都是人变的,只不过是前生做了恶事的人变的。那么,前生做了什么恶事以致托生畜生道呢?
《释氏要览?中》就说:《辩意经》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窃;二、负债不还;三、杀生;四、不喜听受经法;五、常以因缘艰难斋会。
生于畜类,还有经典说大略有二途:一是愚痴业重者,人中命终,迳生畜类;二是从地狱生饿*,由饿*生为畜生,酬偿宿债。
《楞严经》卷八说:
物怪之*,物消报尽,多生为枭类(就是猫头鹰一类的鸟);
风魃之*,风消报尽,多生为就挣(就是被认为能预兆凶事的乌鸦、猫头鹰等);
畜魅之*,畜死报尽,多生为狐类;
虫蛊之*,蛊灭报尽,多生为*类(蛇蝎蜈蚣等);
衰厉之*,衰穷极尽,多生为蛔类;
受气之*(饿*),气消报尽,多生为食类(就是猪羊鸡鸭等);
绵幽之*(就是魇*,乘睡魇人,令其气不得伸),幽消报尽,多生为服类(就是牛马驴驼等为人服役者);
和精之*(魍魉*,就是山泽中的木、石、禽、兽变化而成的*),和消报尽,多生为应类(春燕秋鸿等季鸟);
明灵之*(役使*),明灭报尽,多生为休争(被认为能预示吉兆的麟凤、喜鹊等);
依人之*(传送*),人亡报尽,多生为循类(就是犬猫等顺从人意的宠物)。
畜类多数为粗四大所成之身,与人同一物质层次,是人肉眼能见到的唯一的和我们不同的生命种类。《新婆沙论》说:畜类最先都是在大海中,后来才散居各处。
佛经中说有两种畜生,为人肉眼所不见:
一是极小畜生,经称“微虫”,分布极广,佛经称:佛眼见一杯水中有八万四千微虫,又说人身中有八万四千虫,八万四千,是说数目之多,而并非是定数。
现代科学家解释这类微虫,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和细菌。
另一种就是:杂处于天道、*道、地狱等处的畜生类,他们的身体由微细的四大构成,人的肉眼看不见。
依《正法念经》说:畜生道的种类有40亿种,但没有列出名目,想来是数字太庞大了,想列出也无法列出。
关于居留之地,《新婆沙论》说形形色色的动物遍布于五道中。
在南赡部洲、东胜身洲和西牛货洲上,有我们所知道、所见到过的一切动物,天上有鸿雁等飞鸟,地上有象、马等走兽,还有无足的蛇,乃至百足的虫。
唯有北俱庐洲比较特殊,那里有鸿雁、象、马等动物,但没有蚊虻,没有蛇类,没有百足的虫。因为那里是人间天堂,不应有令人不愉快的动物或*虫之类,使那里的善人们感到烦恼。
在*道中,有几乎像人间一样多的动物,有狐狸、象、马等等,有*蛇,有乌鸦、鸱枭之类,当然那些都是些*马、*蛇、*鸟等。
在欲界三十三天中,有象、马等动物,但也像北俱庐洲一样,没有令人讨厌的虫、蛇之类。还有一种人间所无的飞鸟,名“妙色鸟”。再上的四层天界,则除了妙色鸟,其余什么动物也没有,可能是因为那里太高了。
在佛教动物世界里,有两种最大的神奇动物,这就是“天龙八部”中的龙和金翅鸟。
第一节、金翅鸟的故事
金翅鸟是佛教世界中形体最大、性情凶猛的肉食飞禽。它的梵文名字音译作“迦楼罗”、“羯路荼”等,因为他的两翅的羽毛是耀眼的金*色,所以称为金翅鸟。
两翅展开,能达到六万里。据《菩萨处胎经》说:它若飞翔起来,从所住须弥山上,飞到另一个世界的中心须弥山,也毫无倦意,奋飞不已。
在经藏里一切众生分为四种: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金翅鸟的种类,是四生通有的。
这种鸟主要以食龙为生,另外,据《涅槃经》讲,它还吃金、银、琉璃等“七宝”,并能消化掉。
《楼炭经》说:金翅鸟每日的食量很大。要吃掉一条大龙王和五百条小龙。一日内就能周游四天下,以两翅劈开海水,力量极大,竟能使海水像两堵墙一样分开,暴露出海底龙宫,将龙男龙女们吃掉。
《增一阿含经》说:当金翅鸟到了命终时,龙就会吐出*液,使它不能靠近。金翅鸟饥火如焚,十分痛苦,它受不了这种煎熬,于是从地面向下奋飞,穿过大海水,直达风轮,风轮层的大风,又将它吹回地面,这样往返七次,最后回到须弥山顶死去。
当它死的时候,过去所吃的龙肉都有*性,这时一齐发作,那个*性十分厉害,会使它全身燃烧起来,直到整个身体灰飞烟灭。
唯有一颗心不能烧化,那心晶莹明亮,纯青色,像琉璃一样光滑。天上的帝释得到它,常系在头发上作为妆饰珠宝。
后来大乘佛教兴起,便赋予金翅鸟的故事以来明确的佛学意义。
《华严经》卷三十六说:(金翅鸟王)安住无碍虚空之中,以清净眼观察法界诸宫殿中一切众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奋勇猛大力,“止”、“观”两翅搏开生死大爱海水,随其所应出生死海,除灭一切妄想颠倒,安立如来无碍之行。
《智度论》卷二十七解释金翅鸟对龙王“取而食之”时,也是同一个意思,并说:佛亦如是,以佛眼观十方世界五道众生,……除三障碍而为说法。
第二节、龙王的故事
佛教世界中,最大的动物除金翅鸟外,还有龙或龙王。
龙,梵文名那伽(Naga),本来是有鳞爬行动物的总称。佛经中所说的龙,主要指如中国人自认为“龙之传人”的龙,此龙有胎、卵、湿、化四种生类,以及天龙、海龙、地龙三种之分:
天龙在天上,为诸天坐骑守卫;
海龙在海中,以四大龙王为统率;
地龙在地下,其职责是守护伏藏(地下宝藏)。
这几种龙的福报,略比天神,海龙王尤其以富有珍宝而著称。
龙是有神通变化的,“龙力不可思议”,是佛经所说四不可思议之一。海龙王擅长兴云致雨,为司雨之神,佛教密宗有祷龙王求雨之法。
龙的缺点是:瞋恨多睡,发起脾气来了不得,有五时不能隐身变化,就是:生时、死时、淫时、瞋时、睡时。
又有四种*:闻声、见形、气嘘、触身,都能*害人。
《佛说阿难四事经》说:“国中多有盗贼水火变异变生,*气流布,疾病纵横,悉是海中龙神*王之所为也。”
龙还有三种难以避免的苦:
一、被热风热沙着身,烧其皮肉骨髓;
二、恶风暴起,吹龙宫内,失宝饰衣,龙身自现;
三、为金翅鸟所食,唯除阿耨达龙王能免此厄。(见《长阿含经》卷十八)
龙的业因,如《分别业报经》中言:“修行大布施,急性多瞋怒,不依正忆念,后作大龙身。”
也有一种说法是:僧尼修禅定而破戒,多生为龙。
《长阿含经》云:先多瞋恚,不曲不端,犯戒斗诤,故生龙中。”
《佛说阿难四事经》谓:“射猎、屠杀、鱼网、中*死者,其*神或堕海中为龙。”因为对杀害过它们的人类怀有宿怨,所以能兴起灾厄疾病。
据《阿含经》说:最大的两条龙,一名“难陀”,一名“跋难陀”。难陀较大,跋难陀较小,有人说它们是兄弟关系,有人说是主从关系。
这两条龙有多大呢?
据《增一阿含经?听法品》讲:它们可以缠绕须弥山七匝,头还在山顶,尾已伸在海中。
龙与金翅鸟一样,不仅仅是卵生,还有湿生、化生、胎生的。龙王都修有天福,居处很为奢华。
如《长阿含经?龙鸟品》说:大海水底,有娑竭龙王宫,纵广八万由旬,宫墙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严饰,皆七宝成,乃至无数众鸟,相和而鸣。
《大楼炭经》描写龙宫的伟丽,更加细致和生动:
大海底,须弥山北,有娑竭龙王宫。广长八万由旬。以七宝:金、银、水晶、琉璃、赤真珠、砗磲、玛瑙,作七重壁,七重栏楯,七重交露,七重宝树,周匝殊好。金壁银门,银壁金门,琉璃壁水晶门,水晶壁琉璃门,赤真珠壁玛瑙门,玛瑙壁赤真珠门,砗磲壁一切宝门。彩画姝好,其壁二万里有一门,门高两千四百里,广千二百里。其门常有两千五百*神为守,壁上有栏楯、交露、曲盖。门旁围观,浴池,有种种树,出种种香,有种种华、种种叶、种种飞鸟,相和而鸣。
也就是说,无论卵、胎、湿、化这几种龙都有这样富丽堂皇的宫殿。但前面已介绍过,龙王们的生活虽很富足,但却有三患:热风沙常来烧身,恶风暴常来洗劫宫中财物,金翅鸟常来杀害。最令龙宫的富丽显得黯然失色的原因就是:龙宫和金翅鸟宫总是作邻居。
按经文说,卵、胎、湿、化四生的金翅鸟,只能杀食同种的龙。比如卵生金翅鸟,只能吃卵生的龙,不能吃胎、化、湿生的龙,其他也是一样的。但同种的金翅鸟宫和龙宫,却偏偏要凑在一起。
如《大楼炭经》说:大海北,有一棵名为“句梨睒”的大树,高达四千里,主干周长二百八十里,枝叶分布两千里。
句梨睒树南,枝上有水生种金翅鸟宫,树南面的海水下有水生种龙宫;树西枝上有胎生种金翅鸟宫,树西海水下有胎生种龙宫;树东枝上有卵生种金翅鸟宫,树东海水下有卵生种龙宫;树北有化生种金翅鸟宫,树北海水下有化生种龙宫。
金翅鸟宫和龙宫都极其伟丽,经文形容得很细致,然后又说:
卵种金翅鸟,欲求取卵种龙时,从句梨睒树东枝,下入大海,以翅博海水,波八百里,取卵种龙食之。不能食胎种、水种、化种龙。
其他种的金翅鸟也是这样,不能食不同种的龙。但同样的金翅鸟宫和龙宫偏偏处在同一方向,金翅鸟当然就近取食,那是非常便利的,但对龙王们来说却是悲莫大焉,属于典型的“怨憎会苦”。
但龙的故事,不仅限于远古人类,对于自然力或*蛇猛兽的畏惧心理的形象化和神化的记忆意义。在佛经中,还有些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意义。
从《阿含经》中可看出,宣扬佛陀及佛弟子降龙伏虎的事迹,至少有两种意义:
一是:静缘息虑,消除瞋恚,与修行方法和理论有关。
《杂阿含经》卷三十九有一段魔王波旬化龙扰乱佛陀的故事:
说佛住在耆崛山中,后半夜正身端坐,魔王波旬就变化成一条大龙,缠绕佛身七匝,身如大船,眼如铜炉,舌如曳电,发出雷霆一样的呼吸声。但佛陀不为所动,持心虚寂,波旬无可奈何,所化龙身隐没不见,悄悄溜走了。
二是:有佛教与外道斗争的意义。
《增一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中记载佛陀初成道后收伏五百弟子的故事:
据说后来成为佛陀最著名的大弟子的迦叶本不信佛,居住在连若河畔,率领五百名弟子,演习天文、地理、算数等诸业。他们居住地的旁边,有一石室,内有*龙盘踞,他们谁也不敢走进。
佛陀来到这地方,一定要进到石室里过夜,迦叶以及他的弟子们劝阻无效。到了深夜,*龙口吐*火,想要烧死佛陀,而佛陀以“慈心三昧”转为“焰光三昧”,一时间*火佛光竟相照耀,最后佛陀战胜,将*龙收入钵中。
佛陀的神威,吓得大迦叶和他的五百弟子不得不甘拜下风,带艺拜师了。
这个故事也有消除瞋恚的意义,其中偈文就说:“已除瞋恚*,便得生天上。”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中就记载佛弟子大目犍连降服难陀和优槃难陀(也就是跋难陀)两条龙王的故事,其中的情节、细节、文辞等都十二分的有声有色。故事大意说: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讲法,阎浮提内的国王和人民都来听讲,佛法弘扬天下,于是沙门或比丘大作佛事,都忙碌起来。
当时难陀和优槃难陀两条龙王住在须弥山上,看见佛弟子们天上人间地奔波忙碌,兴高采烈地腾云驾雾,不禁非常气愤。心想:这些秃驴们现在春风得意,门庭若市,在我头上飞过来飞过去的,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让他们乐极生悲,再也飞不起来。
于是两条龙王兴起大风,放起大火,阎浮提内一时大火冲天,烧得民众焦头烂额,再也无心听法拜佛了。
于是佛门召集会议,商量对策。有神通的大弟子们纷纷请战,佛陀都认为对付不了二龙王,最后选中有勇有谋的大目犍连,派他去降服龙王。
此时难陀、优槃难陀二龙王,正缠绕须弥山七匝,头在山顶,口喷大火;尾巴击打海水,由于力量大,水溅到须弥山顶的三十三天上。
大目犍连张大眼一看,那两龙王十分猛恶,各生有七个头。于是他摇身一变,变作一条有十四头、身长是那两条龙两倍的更大的龙,将须弥山缠绕了十四圈,也是口喷大烟火,龙尾击打海水,那力量更大,水波溅起,超过欲界,竟达无色界的初禅天,就是梵迦夷天。
难陀、优槃难陀两龙王一见十分震惊,原自以为是世上最大的龙,想不到竟有身体和力量超过它们的更大的龙,于是更加狂暴地吐火击水,向大目犍连示威,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式。
这样一来,天下百姓可就更加遭殃了。原来就已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现在则更加不堪荼*了。古人云:天下兴亡百姓苦。真是有道理啊。
大目犍连毕竟是佛门弟子,眼看这样争斗起来,不仅阎浮提的众生全部毁灭,而且连三十三天也将付之一炬,于是立即改变策略,摇身一变,化大为小变成一条极小的龙。
小龙钻进两条大龙的口中,在它们身体中通行无阻,一会儿从鼻子里爬出来,又从鼻子里爬进去;一会儿从耳朵里爬出来,又从耳朵里爬进去;一会儿从眼睛里爬出来,重又钻进眼睛里。
两条龙王疼痛极了,觉得身体像被一支钢针钻出钻进,刺破血管、皮肉和五脏。它们不知是什么种类的神龙,能大能小,如此可怕。它们非常恐惧,觉得马上就要死了。
大目犍连看到龙王已经害怕,便现出原形。龙实在太大了,大目犍连虽现出原形,像常人一样高矮,但只能站在龙的睫毛上。
两条龙止住疼痛,看见钻出体外的小龙现出人形,是一个秃头的沙门,在它们的眼睫毛上蹦来蹦去,这才知道佛法无边,神通广大超过它们自己,于是俯首皈依佛门了。
按照大目犍连的命令,难陀、优槃难陀二龙王答应不再盘踞须弥山,化作两个容貌端正的人,随大目犍连来到舍卫城,拜见佛陀,发誓从今后受持五戒,永不杀生,作两名优婆塞(即奉事三宝的善男子)。
第三节、人与畜生平等的理由
金翅鸟和龙王属于畜生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并不是一般前生作恶业受报的畜生的典型。
它们是最大的两种,但还有其他的大动物。《阿含经》说有一种名为摩竭的大鱼,身长三百由旬或四百由旬,最长达七百由旬。按《大唐西域记》卷二的说法,一由旬等于十二华里计算,这最长的摩竭鱼竟达八万四千里。
这些大鱼大鸟的记载不知为什么与中国某些古籍暗合。例如《庄子?逍遥游篇》里就记载:有大鱼名鲲,化为大鸟名鹏,他的背长不知几千里,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层,欲飞时击水三千里,起飞时要达到九千里的高空才可自在飞行。
佛典中所谓畜生道的生灵,除了这少数的特殊种类外,多指我们所知所见的陆产、水生、羽族、毛群之类。
在佛教世界中,认为动物和人绝对平等,所以要以“人道主义”对待他们。理由就是,依佛教的说法,它们是人变的,虽然是前生做了恶业的人所转生!
《贤愚经》载有一个故事:
过去,有几个商人去其他国家做生意,共养一条狗,带在路上,让它捎带照看货物。有一回,它偷吃肉,商人们生气,痛打它一顿,不料竟将它后腿打折了。商人们看它没有用处,便将它遗弃在荒野。
狗饥肠辘辘,一瘸一拐地挪动着,马上就要死掉了。而舍利弗正在佛的右面侍立,忽然用“天眼”看到这垂死的狗,想到自身前生是*蛇,皆是畜类,不禁同病相怜,心生怜悯。
于是化作一个托钵乞食的游方僧人,飞到狗身边。他先喂给狗许多好吃的东西,等它熄灭了饥饿之火,然后向它宣传佛理,讲解了许多“微妙之法”。
那狗吃饱喝足,听到许多精深的佛法,有所醒悟,便带着微笑溘然仙逝了。狗死后,投生到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出生后不久,舍利弗又化作托钵僧人到这家门口乞食。
他向那婆罗门说,自己还没有徒弟,希望收他的孩子为徒。这要求并不过分。按印度习俗,婆罗门虽属第一种姓,但毕竟是从事修行的。
婆罗门法规定:婆罗门家的孩子七岁以内在家学习,过七岁可以随师外出游学,年四十再归家娶妻,生儿育女,年龄到了五十后,要再次入山修道。
那婆罗门看舍利弗相貌堂堂,道骨仙风,很愿意。便说:“我确实有个儿子,名均提,但他现在还在襁褓,待他长到七岁,便拜你为师吧。”于是就这样商定了。
均提长到七岁,父亲便送他出家,随舍利弗到了祇园。舍利弗道德高深,日日为他细说内典真谛;均提聪明好学,领悟能力极强。名师出高徒,均提很快心开意解,证得“阿罗汉果”。
他运用“般若无知”之感应能力,以超光速感应追溯逝去的时间,发现自己前生原来是一条狗,曾受恩师赐食之恩,今世又凭恩师超拔苦海。他这时虽早已断绝七情六欲,不知喜怒哀乐,但忍不住感激涕零,大为激动,险些因此堕入凡尘。
古人云:君子应有不忍之心,诚为真理。
这个故事旨在告诫人们:残忍地杀害一个动物,无异于残忍地杀害一个人。所以世上许多信佛者,走路都小心翼翼,惟恐踏死蝼蚁,这都是佛法教化的结果了。
按佛教的业缘和生死轮回原理,蝼蚁之类也确实可以从人转世而来。
《智度论》说:“愚痴多故,受生蚯蚓、蜣螂、蝼蚁、鸺鹜、角鸱之属诸騃虫鸟。”
“騃”就是愚或呆的意思。生来愚痴的人,死后会转生为蚯蚓、蝼蚁、猫头鹰之类痴呆的虫鸟。
这里说人的愚痴,并不是特指先天性白痴那种疾患,而是指不明事理或无知的人。不明事理或无知,按说不算什么罪恶,但可导致不辨善恶,从而干出恶事来。
所以,《业报差别经》说:具造十恶业者得畜生报,其中,“从痴烦恼,起诸恶业”。可知关键还在业,还在造作。
畜生道的动物形形色色,多得无法统计,他们的业因也是千差万别,难以一条条的来分析。总之,佛教把握一个总原则,就是认为一切都是业力在推动。
第二篇人间探幽篇就分享到这里。
——未完待续——
一句弥陀作大舟
携手往生极乐邦
往期推荐
向上滑动阅览
省思特刊活着不易,好好照顾自己节日特刊
最伟大的情人抗疫特刊
无论如何就是要救你抗疫特刊
轮回不出太可怕!疫情特刊
佛光护佑远离灾难疫情特刊
念佛放光远离灾难疫情特刊
六字洪名是万灵妙药疫情特刊
念佛诸佛护持疫情特刊
怎样增长福报抵御疫情?疫情特刊
为何吃素?疫情特刊
念佛的利益省思特刊
该生起对佛法的信仰了省思特刊
改命第一步—皈依省思特刊
人生叵测,学会爱自己!能量特刊
思维改变命运能量特刊
做事与念佛智慧之光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省思特刊
越修行越看到自己罪恶智慧之光
人的心识是如何运转的?观音专刊
认识观世音智慧之光
怎样才是“一心不乱”?智慧之光
您想亲听佛的声音吗?智慧之光
怎样保证“心不颠倒”?念佛胜易
应机妙法唯在念佛智慧之光
念佛人怎样应对烦恼?清明特刊
真正的大孝答疑专刊
怎样处理各种家庭关系?答疑专刊
略说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答疑专刊
怎样应对世间烦恼?智慧之光
如何面对情爱?答疑专刊
如何应对世间的种种烦恼?智慧之光
僧人与钱智慧之光
修行路上,您会择师吗?因果故事
千万别随便发*誓智慧之光
如何应对人事烦恼智慧之光
您会读经吗?法师亲历
持咒不如念佛智慧之光
思维不同,结果不同智慧之光
沟通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智慧之光
怎样才是“多善根”?(上)智慧之光
怎样才是“多善根”?(下)法音宣流
念佛一辈子绝对不吃亏法音宣流
为什么有时会觉得孤独?智慧之光
情债要如何还清?智慧之光
为何祈福却高考失常?智慧之光
念佛每天一声与万声的区别?法音宣流
发愿和回向智慧之光
命运交给阿弥陀佛就行了吗?念佛感应
妇产科异事法音宣流
六字名号就是“转佛筒”法音宣流
念佛“口称”胜“心念”法音宣流
信愿最后要归到念佛法音宣流
往生极乐无条件法音宣流
念佛当下灭所有罪法音宣流
只要念佛都能往生!法音宣流
如何看待佛教中的求财法门?盂兰盆节
将父母托付给阿弥陀佛法音宣流
临终念佛都能得救何况平生呢!法音宣流
阿弥陀佛与诸佛是什么关系?法音宣流
湖北老河口遇仙记(终结)法音宣流
佛弟子如何买菜法音宣流
化解怨结的秘密法音宣流
您了解“凡夫入报”吗?法音宣流
念佛放光神*失灵念佛利益
凡夫一生成佛法音宣流
弥陀慈悲救度超出凡夫想象大千世界
1优婆塞讲述的世界大千世界
2世界是属于佛的大千世界
3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
4三界概说大千世界
5六道与十界大千世界
6世界的坏、空劫大千世界
7世界的成、住劫大千世界
8世界发展内因规律大千世界
9阎浮提洲地形大千世界
10四天下的风土人情大千世界
11人道真谛
一句弥陀作大舟
携手往生极乐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