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下国内的汽车外观设计研究,多集中在“科技”与“审美”等应用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意义思考。基于波德里亚《物体系》的符号学分析,对作为“物”的汽车,在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意识形态进行了动力机制、文化深层心理等方面的探讨,从而阐述了在消费意识形态的座架之上,汽车外观设计从“功能性”对速度的征服,走向纯“符号性”的速度隐喻,以及汽车从“功能物”转变为标识社会身份的“物符码”状况。这也是消费社会普遍“缺失”深层文化心理补偿机制的征兆。
[关键词]
汽车外观设计;西方马克思主义;波德里亚;《物体系》;消费社会
作者简介卢康,艺术学博士,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
自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CarlBenz)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的外观设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最初的奢侈品到大众交通工具,再到现代社会彰显拥有者个性的“物”,被普遍认可的历史演进是“马车形汽车、箱形汽车、甲壳虫形汽车、船形汽车及楔形汽车五个阶段”。作为“物”的汽车,最少可以从“功能-技术”层面、“物感-审美”层面及“意义-符号”层面进行探讨。当下国内的汽车外观设计研究,多运用“感性工学”“产品语义学”“设计仿生学”“设计美学”等理论,主要从“科技”与“审美”两个层面进行应用型研究。这是将汽车作为“功能物”,通过设计数据库与设计模型的建立与不断更新,解决诸如安全、风阻、能耗、消费心理、市场动向、视觉传达等“怎么设计”的问题。
然而,汽车外观设计形变的动力机制不惟“科技”与“审美”两个向度,还有汽车作为“物符码”——这个理解当代社会以“消费”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其他向度。让·波德里亚(JeanBaudrillard)的《物体系》中的核心论述便是在消费社会中,物品设计并不是功能性的,相反却是一定程度上阻碍科技、功能的持续发展而趋于符号性的。因为终归我们“消费的并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价值”。这便要求我们的研究不能停留在“汽车-功能物”的单一基底之上,而应该延伸至“汽车-物符码”(Object-sign)层面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当下汽车外观设计演变的动力机制、汽车消费的意识形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这也是本文的意图所在,拟以波德里亚《物体系》的符号学分析视角,来观照汽车外观设计变迁的深层社会文化意义。
01《物体系》:消费社会视域下对“物”的符号学分析
“惟从世界中结合自身者,终成一物。”在海德格尔的论述中,“物”是被遮蔽的,是我们深陷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即我们只看到了“物”的功能性维度,技术性眼光独大,从而遮蔽了其他维度的眼光,我们的目光被科学技术的世界观所左右,看到的都是“物”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功能属性等,强制性地理解为人的需要而储存的“物”本身。然而,“物”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性客体存在,它还表现或形塑着主体的思维方式乃至存在形式。“物”是可以凸显的,如对一辆汽车突然有了一种亲近感,一种生存的世界感,超越于概念物能的世界感、存在感,建立了人的生存世界的支撑。汽车也从来不只是代步的功能性器具,它还形塑了人对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感知乃至思维方式,从而通联人与世界而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在海德格尔开创性的“物自体”存在论现象学出现之后,罗兰·巴特、昂立·列斐伏尔、居伊·德波都先后涉足“物”的符号学研究。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概念出发,无论是“消费主义的内在秘密推演,还是消费体制与消费空间的权力分析”,都旨在揭露“物”在消费社会意识形态座架之上所产生的异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消费社会批判的浪潮中,波德里亚的探索更具有基底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