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手术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张玉仙先生灵应陈全林先生注解《玉仙女丹引今来·68、*庭经》丹田莲华一字真,顺规人品唯道经。上药三品天赋运,真人善美吾道奇。从今天开始,注解张老师关于女丹经典著作的灵应。一定要学习经典。对于当代两位女性大修行者张玉仙老师的《瑞丰夜记》和元君的《丹道演义》也做了灵应。我请张老师灵应的经典,也都是我推荐给女性修道者的必读经典,包括《*庭经》、《灵源大道歌》这些丹法经典,也包括《素女经》、《十问》、《天下至道谈》这些房中术名著,居家修道,也是一定要阅读、学习的,对和谐夫妻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庭经》是晋代上清派女仙魏华存元君传下来的,自晋代以来,很多的女性修道者如鲁妙典、崔少玄、谢自然都修学《*庭经》,也都是大成就者,当然,男士也要修学,吕祖、张三丰、刘一明、李西月就对《*庭经》有很深的研究、很高的评价。我在二十年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庭经》的修持法要,后来我又把此理放到仙道小说《终南修仙记》里了。这里不再重复。《*庭经》有《*庭内景经》、《*庭外景经》、《*庭中景经》,一般说到《*庭经》,指的是《*庭内景经》,出现最早,魏华存元君所传是此经。唐代出现了《*庭外景经》,宋代出现了《*庭中景经》。我此处所言《*庭经》,主要指魏夫人所传。左右,我在北京讲过《*庭经》,讲义名曰《金丹玄要》,目前没出版过。在仙道家,在上清派,《*庭经》的诵读是最基本的修持法,要诵之万遍才行。《*庭内景经》里说:“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诵持本身就是修持法,通过诵持,经义入神,能明理,能自然作观。我一位没见过面但书信往来多年的朋友波若女士,发心诵读《*庭经》万遍,她真的诵读完了万遍,对她的修行起了很微妙的作用。她以前谈过一些诵持此经的经验,我也放到网上跟大家交流了。至少,我看到了一位当代女性把《*庭经》诵读了万遍,真的很了不起。《*庭经》最根本的修行是作观,观想内景之神,如心神丹元、肾神玄冥等。每一个“内景神”的名号里都包含着神的功能和妙用。在明代洪应明所著《仙佛奇踪》卷三“司马真人”里讲过这样一则故事,而这则故事,最近十天里我讲过三遍。开元年间,文靖天师与司马承祯去参加朝廷举办的千秋节。在长生殿斋戒,午夜时斋戒做完之后,隔着屏风各自入睡。文靖天师微微地听到像小孩念经的声音,泠泠像金玉相击之声。文靖天师提着袍服,轻手轻脚地上前细听。只见司马承祯的前额有一块圆圆的铜钱一般大小的亮光,把枕席都照亮了。再往前仔细一听,原来是司马承祯脑袋里发出的声音,诵念的是《*庭经》。文靖天师回去后,对他的信徒说:“《*庭经》上说泥丸都有各自的处所,大小也就一寸多,这可以称作司马先生的住处吧。”这即是“经义入神”的“元神诵经”的境界。大家于此中体悟“诵经入神”的境界。下面看看张玉仙老师对此经的灵应。丹田莲华一字真,丹田里要观想莲花,就这样观想而达到守一境界,就能得真。对于修道者,观法是最基本的修法,观修到极致,自然入定,自然炼神,就会生出无量神通妙用。如果能在定中作观,那会产生非常巨大的神通和身心变化。丹田中观想莲花的方法,是严师和元君经常讲授的基本方法,也是现时代非常契合机缘的观法。《*庭内景经》里说:“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这即是在中丹田观想莲花的方法。严新先生也讲过把心脏观想成盛开的莲花,吸气时莲花打开,光线外射;呼气时莲花合闭,光线内收。这也是炼气、炼神的方法。张老师的灵应很神奇,这句诗就把《*庭经》观修法里一则重要观修法概括出来了。顺规人品唯道经,修道要顺应大道的规则、规律,人品要高,人品要和道经的要求合一。不仅修法上要与道经合一,做人、处世上,也要按照道经的原则去做。像《外景经》里这些法句,都是对修心对道德的极高要求,“洗心自治无败污”。洗心自治,就是“炼己持心”。“恬淡无欲游德园,修德明达神之门。”说明修德与炼神分不开。要按照道经中这些教诲去修行。上药三品天赋运,上药三品就是精气神,修道需要天赋(才气、智慧),精气神的运炼也需要天赋。另外,天赋还指上天的所赋予的帮助。所谓“天助我也”。也只有大愿、阴德合一的时候,就会有上天之助,神明之助。这在修道中是非常真实的。真人善美吾道奇,真人,是得道之人,是心地善良、心灵美好的人。修道就会显得非常奇妙、神奇。严师《练功八十字》里说:“迷度奇能真。”或者“迷度奇能成”。“真”可以换成“成”。奇,就是奇迹,比如吕祖、张三丰,延长寿命到四百多岁,是生命的奇迹;最后气化了肉身,更是天地间的奇迹。他们道成之后的神通与显化,彰显了天人合一的奇迹,更是道文化的奇迹,仙道的奇迹。比如前面讲到的司马承祯入睡后,元神从眉间显现而文靖天师还能听到司马真人大脑里自然出现的诵经声,这是何等神奇之事。所以,“真人善美吾道奇”,是对仙道、丹道作用的高度概括。《玉仙女丹引今来·69、灵源大道歌》一叹人生短,修行别洞天。源上歌霄美,正方六字言。山歌听笛萧,锦上贵格明。天山云岭高,升降自然风。《灵源大道歌》是女丹重要经典,也是整个丹道重要经典,是清修法门。作者曹文逸元君在前面已经讲到她的生平。关于《灵源大道歌》原文与陈撄宁先生的注解本,网上可以检索。大家一定要阅读、背诵。《灵源大道歌》对我影响最大的倒不是丹法,而是里面一些超越名利与文章的教诲。比如: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御?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未足贵,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卻修行路,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缥缈悠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名与身兮竟孰亲,半生岁月大因循。我二十五六岁时已是一个佛道文化的写作者,而那时候已经受曹文逸仙姑这些教诲的影响,认识到了名利、虚名、写作与修道的关系。感觉上面这一段话就是对我说的,是对我的叮咛。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信奉曹仙姑的教诲,虽然写文章以弘道,但虚名和文章并没有动摇我的心性,这与曹仙姑的深刻教诲有关。“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未足贵”、“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卻修行路”这样的令人警醒的诗句,经常鲜活在我心中。我经常吟咏这几句,是给自己提醒。这是与大家分享,也是我的感慨。张老师写灵应诗,很少写五言诗,很少写五言八句诗。一叹人生短,人生非常短暂,百年也就三万六千日。修道者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就要珍惜时光,发奋修行,这也是珍惜人身。“一失人身万劫难”,所以,要更加努力。《灵源大道歌》前面部分,就有对人生的深刻觉察与反思,也只有清醒地认识了人生,反思人生,才会有更迫切的求道之心。曹文逸元君说:“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细细消磨渐渐衰,耗竭元气神乃去。”人生就在这样的煎熬、苦恼中虚度。我经常提问:为什么修道?这个问题不明了,就很难持久地、相续地、精进地修道。修行别洞天,修行也要到洞天福地去修;修行,也会使人生别有洞天。别洞天,既指道家那些很特别的道场——洞天福地,如天台山、华山等,也指比喻层面的“别有洞天”——另有超凡的境界。曹文逸元君自述:“我昔苦中苦更苦,木食草衣孤又静。”这是她隐居深山修道的真实写照。现代人大多要居家修道,把自己的家变成洞天福地,这也是“别洞天”的引申意思。别,可以看成是别有洞天,也可以看成是“告别洞天”,那么,就把家当成洞天。但修道者,有闲暇的时候,还是要到历代修仙者隐居过的洞天去访道,去感受。现代社会有旅游热,借助旅游来访道,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源上歌霄美,源,水源,比喻道境。站在得道的境界所作的《灵源大道歌》,意境、气象、理法都能通达九霄,是非常美好的。《灵源大道歌》的文字也很美,没有以往丹经丹诀那么多隐喻如龙虎铅汞等,而是很直接直白地把修行要领用七言诗歌生动简要地告诉你。文字境界也是文学境界,从文学上讲,《灵源大道歌》是一篇很美的诗歌。正方六字言,正方,正大、方直。方与正是《易经》坤卦之德,如“坤为方”、“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而坤卦也象征女性修道,所以古代把女子丹法称为“坤道”。六字言,指《灵源大道歌》里很核心的六个字。这六个字是什么字?修道者自己去找。就像《金刚经》里的“四句偈”,并没有下结论说“四句偈”是哪四句。比如“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核心的字是“真心”、“离欲”、“自定”。再浓缩,就是“心”、“欲”、“定”。又,六字言,还有另外的解释,刚读盛克琦先生编校出版的《女丹仙道》一书下册之由陈撄宁先生在民国年间校订的《女丹诗集续编》,其中《六字经法第十一》如是:最好唯有六字经,从前转后住到心。其中暗寓河车法,不知不觉炼成真。最好唯有六字经(即“南无阿弥陀佛”),从前转后住到心(持念之法:脐前念“南”,阳关念“无”,阴肾念“阿”,泥丸念“弥”,咽喉念“陀”。终将“佛”字,住在心里。又可收心,又可平气)。其中暗寓河车法(时刻照此法念之,尽将后天阳气车入中田,自能补足先天),不知不觉炼成真(此法简易,妇女可念,男子亦可念。总要行之久远,其效愈大)。张玉仙灵应诗里的“六字”是不是“南无阿弥陀佛”,不好说,录出上述资料,以作参考。但也很神奇,多少有一些相应,都与女丹有关,都提到了“六字”。我在年前读过陈撄宁传熊仲光的女丹诀手写本,的确有这样把“南无阿弥陀佛”观修于体内的方法,并有绘图。这个方法在明清民间修法里很常见,名之“绕身佛”。我将此修法写到《终南修仙记》仙道小说里,名曰“天罡佛音”,只是观法略有不同而已。道友们不妨试试。山歌听笛萧,这是修道人的生活调剂。要听山歌,也会听人吹笛吹箫。韩湘子就会吹笛。年我于终南山访道时,一位住在湘子洞的僧人就会吹笛,他吹笛,我们聆听。陈泥丸也善于吹笛。古人就有“铁笛横吹过洞庭”句。古仙萧史、白玉蟾都善吹箫。仙道有“吹箫引凤”的故事。锦上贵格明,锦上添花,格局很高。曹文逸是贵族之家的小姐,不爱富贵,喜欢修道,而宋徽宗皇帝也对她非常赏识,给她赐号“清虚文逸大师”,我们叫她“曹文逸元君”,就是从这“名号”里来的。这是何等尊贵的事情,也是最高的规格。天山云岭高,指的是曹文逸大师在山中隐修。升降自然风,升是超凡入圣,也是入山修道;降是降临凡间,也是身入红尘。自然风就是大自然出来的风。住山的人都会栉风沐雨。风的变化也有升降。升是地气上升,降是天气下降,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玉仙老师这首诗也很美。《玉仙女丹引今来·70、孙不二元君女丹诗》一诗开九莲,二文君承田。三花妙神阙,种德耕耘白玉生。《孙不二元君女丹诗》是女丹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价值不亚于《*庭经》,甚至更高,在于此诗诀非常清晰、完整地讲出了女丹修炼的次第。整个女丹该如何修炼,一步一步,非常明了,每一步的功法、景象都表述完整,是一部性命双修的女仙核心经典。这次第是:收心、养气、斩龙、养丹、胎息、符火、接药、炼神、服食、辟谷、面壁、出神、冲举。孙不二元君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成就者,在八百年来的道教史上的地位,就像益西措嘉母在藏密史上的地位一样。只是,孙不二元君比益西措嘉母晚三百年。这些伟大的女性成就者,永远是所有女性修行者的楷模。女性修行者诚心顶礼她们,也能得到她们在玄界的护佑。陈撄宁先生对孙不二元君这些诗诀的注解所成《孙不二女丹诗注》也是一部重要著作。陈撄宁先生还整理过多部古本女丹著作,在盛克琦先生编校的《女丹仙道》一书里有录。张老师很少写“长短句”,这一首就是。一诗开九莲,比喻孙不二元君的丹诀的伟大作用。九代表纯阳之数,最高的,极致的。莲花象征解脱境界,也象征元神、真神。当年王重阳得道后,钟吕二位仙师要他去山东传道,给他看未来信息,重阳真人就看到东海那边有七朵金色的莲花出现,象征着他门下会出现七位得道真人。吕祖告诉他,不仅仅是七朵莲花,会有万朵、无数朵,象征道脉的发展无有穷尽。孙不二元君的这一部女丹诗,也像当年重阳真人看到七朵莲花一样,会有无数无尽的传承。二文君承田,孙不二元君不仅留下了《女丹诗》,还留下了《坤元经》和《孙不二法语》这两篇重要的女丹文章。承田,就像在土地里种上庄稼而期待生长、收获一样。田,也指丹田。这些法诀的核心要领,就是修炼三丹田,从而脱胎换骨,成就仙体。仙道功夫的大部分是在三丹田里完成的。三花妙神阙,三花,也写作“三华”,三花聚会的地方是元神居住的地方。神阙,元神的宫阙。元神所在之处即是神阙。当然,人体小腹下丹田部位也有神阙穴,下丹田区域,也就是神阙穴区域,的确是炼神成体的地方,精气神的精华的确会凝聚于此,《悟真篇》谓之“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所以,“三花妙神阙”,就是在下腹神阙区域炼养精气神三元成体的过程,非常微妙、玄妙,妙不可言。最后,通过移炉换鼎而变成“三花聚顶”,真神就移居上丹田了。种德耕耘白玉生,修道要积累功德,就像在地里种下白玉而能长出白玉一样。这是一则非常神奇的仙道典故,《搜神记》载:杨伯雍居终南山,常在山岭汲水给路人喝。某日,有仙人感谢他,给了他一袋石头,叫他种下,可生玉,有了玉,可以取到美妇。杨先生听了神仙之言,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位神仙,只是出于对人的信任而相信了他,便把石头种到地里,果然长出了白玉。我在《日日是好日子》之《种玉怀荆德为本》里写过这则故事,起因是读严新先生的书,看到严师很多次讲到“种玉怀荆”的典故,多次在诗里写过。详细的内容大家检索《种玉怀荆德为本》。真的很佩服张玉仙老师的通灵灵应境界的大智慧。因为,“种德耕耘白玉生”所涉及的典故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当然也是张老师后天知识库里所没有的,但她的先天灵慧里有。我若不是因为读严师的书而留意“种玉怀荆”的典故并查找出处,也不知道的。修德的作用就如种玉怀荆,总会有超常的回报。张老师对孙不二元君的著作的点评非常到位。《玉仙女丹引今来·71、孙不二元君坤元歌》上敬天地听圣言,无字功壇上书盘。天得人和乐逍遥,事在天盘论上功。《孙不二元君坤元经》,据传是孙不二元君所传。这是一部女性所要修学的经典。中国《易经》体系里,坤,代表大地,代表女性,代表母亲。“坤元”二字,出自《易经·坤卦》彖辞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是一首对大地的赞歌。在丹法里,女丹也叫“坤元”,女性出家者叫“坤道”,都出自《易经》。《坤元经》论阴阳、天地、男女、动静、清浊等思想方法,也出自《易经》体系。但《坤元经》的核心思想,论心性,论心与性,论真心与真性,论色与空等,却出自佛教思想。《坤元经》其实是清末扶乩之作,也即“降神所授”,乩坛显现的仙真是孙不二元君。这从《坤元经》的金母之序里可以看出来。明清以来,很多道门经典,包括大量的托名吕祖的经典,都是扶乩所成。这也是道门传道、演道的一种形式,不少此类经典很有名,但大多是伪托的,我们修道,对这些经典,更重义理。伪托也罢,神仙降临或降灵所授也罢,只要义理合乎佛道正法,皆可以修学。很多前辈是不想出名,想隐藏自己,所谓“道隐无名”,就托仙圣之名以演道传道,这也是玄门宗风;再者,自己无名,但已悟道,而仙圣有名,托仙圣之名,就容易使道法传之久远,影响广泛,这也是玄门方便。关于《坤元经》的具体内容,我不评论不引用,学道者网上检索阅读。这是修行应该读的经典。上敬天地听圣言,修道者要上敬天地,才可以扶乩,才可以通灵达妙,才可以听到圣真、仙圣之言。这是扶乩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修道者要“敬天地、听圣言”。扶乩所感,大多是古仙圣真。当然,也有其他灵体在乩坛假借仙圣以传法演道的情况,各乩坛所出作品,水平高低不同,所以,扶乩之作,也要辨别真伪正邪。《坤元经》自然是正道之作,一百多年来被道门推崇。无字功壇上书盘,这句非常玄妙,在于,张玉仙老师以这一句诗点明《坤元经》是扶乩之作,是乩坛演道之作,无中生有,坛上所感,沙盘所书。古人扶乩,有通灵而在沙盘书写者,有记录者。其实,明代陆潜虚、清代刘体恕、闵小艮、李西月、傅金铨所传很多丹书都是扶乩所得。近代陈撄宁先生的夫人吴彝珠女士,非常喜欢扶乩,多次在家中扶乩请仙。在佛教,会把扶乩之事看作虚妄,鄙视而不为。但在道门,这也是通灵演道的一种形式。一些道门高道,也不信或看不起扶乩演道的形式,一些研究道教的学者,也看不起扶乩,以为是“封建迷信”。其实。真正的扶乩就是“通灵演道,上真神授”的一种形式。真修道,对扶乩要有本质的认识,并予以尊敬,对扶乩所得经典,也要谦恭研读。这种形式跟藏密的上师神授的“心伏藏”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灵界高真、成就者借助凡体来传法演道而已,需要发心,需要机缘。天得人和乐逍遥,扶乩演道,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形式,对于历代已经成道而逍遥于玄灵法界的圣真,扶乩演道,也是他们的“人天相合”的逍遥之乐。仙真们可以代表天,而扶乩者代表人,人神的感通、交流,就是扶乩的过程。我阅读过学者阳明先生的《道教养生家陆西星与他的方壶外史》(四川大学出版社),探讨的是丹道东派祖师陆潜虚的著作《三藏真诠》这部修道笔记里所隐藏的秘密。《三藏真诠》是陆潜虚的写本著作,已经散失不全了,原本被萧天石先生获得,带到了台湾出版。陆潜虚在著作中自称*靖二十六年(丁未“偶以因缘遭际”,得遇吕祖(纯阳)于北海草堂,吕祖传道给他。从《三藏真诠》这本修道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潜虚所谓的遇见吕祖,其实是“扶乩感遇”或者“乩坛感通”。说来也巧,去年(年)这个时间(十月)我读完了此书,便把此书送给玄华读。今天玄华正好问我,是不是要把此书还给我。所以就写到这里。《三藏真诠》已经不全了,余下的只是《法藏》部分,作为《道教养生家陆西星与他的方壶外史》的附录,阳明先生已经点校,非常值得阅读,对整个扶乩的过程写得很详细,每次扶乩,吕祖所教多有记述。大家阅读此书,可以了解玄门扶乩的真相与古仙上真以“扶乩演道”的真相。网上也有电子版可以检索。从《三藏真诠》里也能印证“天得人和乐逍遥”,里面对吕祖多有描写,对扶乩之乐也有叙述。事在天盘论上功,像陆潜虚、刘体恕、闵小艮、李西月、傅金铨这样的丹道大家,都是中国道教史上有名望有影响有地位的人物,都是当代道教学术界教授、博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