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能开荒越野,亦能舒适豪华,极强的功能性正是皮卡深受北美人民喜爱的最重要原因。
亨利·福特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打年由福特T型车改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皮卡之后,这种被命名为F系列的车型自年以来会成为美国销量第一的汽车,每41秒钟就能售出一辆。
皮卡历来被中国人嫌弃太土、瞧不上眼、戏称为“的士头”和“农夫车”。但它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红大紫,发光发热。在那里人们眼中,“土”也能是一种大开大阖,一往无前,同时又脚踏实地的气质。皮卡在美国诞生、成熟,再从美国推向世界,其发展史,恰也是战后美国发展的缩影。没有哪一种车型比皮卡更“美国”,也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皮卡”。
美利坚的明天
虽然皮卡诞生挺早,但真正获得大批量生产,还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战争期间,美国终止了民用卡车的制造,但作为重要的*用运输工具,各类轻重型卡车的技术却得到了成熟与发展,美国卡车的皮实、耐用,在前线将士中有口皆碑。
年,世界上第一款量产型皮卡,道奇PowerWagon投向市场,其最初定位就是农用车。从表面上看,它的粗犷外表一如其*车原型,技术方面也十分接近:四轮驱动、硬化悬挂、几乎没有辅助驾驶的设备。
但实际上,道奇在舒适性上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的努力,比如座椅加高了,车窗加高加宽,身后也加装了玻璃窗,利于观察等等,但这一切无法改变原车型粗犷的气质。
两年之后,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利益,让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另外两大巨头雪佛兰和福特加入皮卡战团。雪佛兰推出了系列皮卡,它在原有的卡车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驾驶舱容积,驾驶者的视野更好,进出也变得方便了,还配备了空气循环系统,让驾驶的舒适度大为提升。
福特则在年推出了F-1皮卡,这便是至今长盛不衰的F系列的首款车,其声誉如雷贯耳,事实上,F-1皮卡也是现代年轻人玩复古改装的经典车型之一。
举家出行好伴侣
战争结束后的十年,也是皮卡经历的十年成熟期。在那期间,皮卡的形态已经悄然改变:挡风玻璃合为一整片,引擎盖隆起程度降低,驾驶舱进一步扩容,进气格栅变为粗大刚直的少数几条横杠。车舱内有了更多实用装备,转向助力也得到了应用。另外,皮卡三巨头先后采用了V8引擎,种种改进让皮卡变得既舒适又高速,原有的载货量优势则仍然保持。
在年代,许多美国人从城市移居市郊,皮卡在运载量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它既方便采购,又便于搬家,还是野营活动的得力助手,成为了每家都想拥有的实用车型。
在这一时期的皮卡代表,比如道奇C系列、雪佛兰TaskForce和福特第二、三代F系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共同特征:皮卡的外观和内饰在向轿车风格靠拢,同时还充满了独特的力量感与肌肉线条。以雪佛兰Fleetside为例,镀铬腰线从车头延伸至车尾,徐徐下探,整辆车仿佛在向前提升,充满了流线感。
这一时期皮卡的乘用性也得到了重要提升。年面世的四座皮卡车型,被称为CrewCab,非常适合一家人出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皮卡作为美国人家庭生活的一分子,最终摆脱了卡车的粗糙形象,变得精致而舒适,慢慢融入了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之中。
既可优雅奢华,亦能健硕勇武
在随着时代风格而优雅的过程中,雪佛兰比其他皮卡厂商走得稍远一些。年的CameoCarrier是TaskForce中的一款分支车型,TaskForce本身就带有些许豪车风情,其线条舒展,驾驶舱稍稍前倾,做工考究。而CameoCarrier的内饰比普通的TaskForce皮卡车型更加高档,价格也高出30%,这迈出了细分市场的重要一步。
这一车款的成功,促使雪佛兰的老对手福特在年发行了第一代福特Ranchero。这款皮卡更像一辆奢华的双座巡航跑车,货舱和座舱合为一体,车身极富流线之美。其实从技术上来说,Ranchero和福特的RanchWagon及Courier轿车共用同一个旅行车平台,实质上是一辆完全意义上的巡航跑车。它的货舱并非全车重点,但这货舱又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是Ranchero存在的意义,它借用了皮卡所象征的美国精神来抒写自我形象。
在竞争的刺激下,雪佛兰于年推出了ElCamino。同Ranchero的情况相似,ElCamino和BrookwoodsWagon一样共用雪佛兰的全尺寸旅行车平台,是一款非常张扬的大车。
它那笔直的侧饰线、张扬的尾翼,无不显示这个时代美国人的喜好。此外,它还是《HotRod》杂志上榜的动力猛兽:马力的4.6升V8引擎,最高时速达到公里。这是当时最快的皮卡,是皮卡中的时代精英(无疑也是异类)。
相比其他两家,道奇的皮卡一直走的是刚硬雄强风格,在奢华当道的时代,道奇却向着肌肉车迈出了一步。年,道奇推出了CustomSportsSpecial,也就是运动特别版皮卡。
这是一款配备了中控台和桶椅,涂上赛车条带的“非一般”皮卡,其“心脏”真是前所未有的强劲:克莱斯勒RB型7.0升V8引擎,拥有匹马力。这与其说是皮卡,倒不如说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高性能车。
“嗅觉灵如狗”的福特与雪佛兰也迅速跟风,开始打造“肌肉型”皮卡。那个时代的皮卡,马力变得更大,速度变得更快,长距离行驶表现更出色……说实在的,人们都快认不出这是当初那个单纯的皮卡了。
危机当头,孕育新生
早在年,日本日产汽车旗下的达特桑品牌(Datsun)就推出了自己的皮卡,而到了年,丰田Hilux问世。这款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成功的皮卡,给了美国厂商不小的冲击。美国人筑起贸易保护的壁垒,将这只虎视眈眈的“狼”拦截在栅栏之外。这也导致丰田皮卡的版图在第三世界高速扩张,却始终无法攻入美国本土。
遗憾的是,美国人的如意算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机。即便是会被课以重税,但在油价打着滚翻番的年代,消费者也无力承担美式大排量皮卡了,他们纷纷倒向排量更小的日本皮卡。情急之下,美国产商只得顺水推舟,跟日本人开起了合资工厂,从这股倒戈潮中分得一杯羹。
美国皮卡厂商在共度难关的同时也在酝酿变革。年,道奇和雪佛兰不约而同推出了柴油动力的皮卡车,而福特也在年加入这一行列。更加幸运的是,石油危机的阴云虽然自那时起再难散去,但之后的其冲击力已经大不如前,这也让美式性能皮卡得以延续辉煌至今,且越是油价走跌的年份,皮卡就越受美国人欢迎。
如今,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皮卡早已融入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它能通勤,能举家出行,适合旅行,适合工作,是不折不扣的多面手,也是绝对的主流车型,始终居于美国汽车销量榜的榜首。一部皮卡的演进历史,恰能折射出美国的现代社会历史,其销量,甚至能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另一方面,皮卡的发展正体现着一种美国式的思维:紧随时代潮流,相机而动,不断创新。这些,让一款原本朴实的民用功能车,最终变得异彩纷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