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极速车王上映,福特的逆袭不是重点,赛
TUhjnbcbe - 2020/12/21 16:26:00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http://m.39.net/pf/a_4655775.html

总编

钟昆

作者

*拓

编辑

林远杰

来自汽车葫芦圈的报道

跳票了大半年的《Fordv.Ferrari》(《极速车王》)终于在8月7日正式在大陆地区上映。就电影本身而言,《极速车王》堪称是自年《RUSH》(《极速风流》)之后最为优秀的一部赛车题材电影。

因为,《极速车王》不仅仅是几乎还原了福特与法拉利之间的恩怨史,詹姆斯·曼高德导演更是将各种情感与赛车精神融入到了影片当中,而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两个老戏骨的加入,更是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将观众带入了上世纪60年代。

赛车电影无非就是颇为刺激的飙车场景加上陈词滥调的剧情,虽然能够让观众大呼过瘾,但快餐般千篇一律的剧情往往很快就会让人忘却。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极速车王》依旧有着能够激发你肾上腺素的赛车追逐场景,更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情感对白与精神寄托。

关于剧情

《极速车王》的剧情主线,想必各位都有所了解。上世纪60年代牛逼轰轰的福特可谓是有钱的主,不过产品设计上的平庸很难迎合年轻人的胃口,唯有推出时尚运动的跑车才能收割年轻人的心。

亨利·福特二世

与此同时,作为贵族跑车制造商的法拉利,虽然在赛场上收获了无数的荣誉,但不计成本的赛车研发与投入也使其濒临破产,而顽固的恩佐·法拉利为了拿到更多的钱继续自己的赛车梦,也只有寻求被收购。

福特显然是看到了收购法拉利这个名利双收的大好机会,收购了法拉利,不仅可以树立自身在赛车领域的形象,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提升销量。

影片中的恩佐·法拉利

不过,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猜得到,在谈判桌上,福特提出的掌控法拉利车队的要求与恩佐·法拉利老爷子的意愿大相径庭,谈判以失败告终。而恩佐·法拉利对亨利·福特二世以及福特的羞辱,则是促使福特开启对抗法拉利的篇章。

至此,影片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被羞辱惨了的亨利·福特二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堂堂一个汽车巨头再怎么也比一个穷困潦倒的“小作坊”强上不知道多少倍。亨利·福特二世当即决定要造出能够在勒芒赛场击败法拉利的赛车。

而最终的故事结局,福特GT40赛车在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以三车同时撞线的历史时刻将统治了勒芒多年的法拉利给击败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统治了勒芒赛场。

从影片的表面上来看,《极速车王》真实的还原了福特与法拉利之间的恩怨情仇,从被羞辱到反击,再到最终的反击成功,这毫无疑问就是好莱坞励志电影再熟悉不过的套路了,不过正如之前所述,这是一部蕴含深层次情感和精神的电影。

关于人物

影片中的谢尔比(左)和迈尔斯(右)

尽管影片中有一些情节与现实有一定的出路,但两大人物主角卡罗尔·谢尔比和肯·迈尔斯则是故事中真实存在的福特战胜法拉利的两大功臣。

想必大家都对卡罗尔·谢尔比并不陌生,ACCobra、ShelbyGT、道奇Viper这些大名鼎鼎的美系顶级跑车都出自其手。而福特GT40在勒芒赛场上击败法拉利的壮举,谢尔比更是功不可没。

第一代道奇Viper

作为一名美国传奇车手,谢尔比曾驾驶着经过精简、增压和特殊改装的Austin-HealeyS赛车,刷新了16项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速度纪录。此后,谢尔比还驾驶阿斯顿·马丁赛车赢得了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并在和年参加了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

另一名人物主角肯·迈尔斯,这名移民到美国的英国人自始至终都从未放弃过对于赛车的热爱。他的一生中尽管没有参加过Indy,也没参加过F1,但对于速度的追求则促使他不断挑战自我,获得了无数的冠*与荣誉。

影片中的肯·迈尔斯

尤其是在年,迈尔斯一举拿下了戴纳通和赛百灵两大耐力赛的冠*。对于赛车的痴迷,对于速度的追求,对于胜利的渴望,这样一位出色的赛车手,迈尔斯深受谢尔比的欣赏。

不仅如此,得益于谢尔比与迈尔斯亲如兄弟的关系,迈尔斯也成为了GT40项目中的灵*人物,甚至可以说,没有迈尔斯的参与,福特击败法拉利的壮举恐怕就难以实现。

影片中,对于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刻画并没有进行夸大处理,毕竟作为两大真实人物,还原两人的真实性格与关系则更能够带来真实的效果。因此,影片并没有按照好莱坞惯有的套路,打造出一路开挂的超级英雄。

然而,即便如此,观众也能透过电影感受到谢尔比和迈尔斯就是整部电影刻画的主角,更是贯穿整部影片故事情节福特逆袭法拉利的最大“英雄”。如此一来,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观感,带来了颇有艺术感的刻画手法。

关于情感

虽然影片命名为《FordV.Ferrari》,直译过来就是福特对决法拉利,但就算是将名字改为谢尔比和迈尔斯也不为过。整部影片除了以福特如何击败法拉利为主线之外,更是讲述了谢尔比和迈尔斯之间的情感故事。

在影片中,得益于迈尔斯对于赛车的挚爱,以及天生对于机械的敏感,得到了谢尔比的欣赏。谢尔比也迫切希望迈尔斯能够与之搭档,参与到福特GT40的项目上来,尽管两者最开始也充满了分歧,但谢尔比的真诚以及两人对于胜利的渴望最终打动了迈尔斯。

尤其是谢尔比与福特高管之间的博弈,更可谓是影片情感的高潮。谢尔比绞尽脑汁竭力帮助迈尔斯,展现了其对迈尔斯的足够信任;而临近比赛的那个夜晚,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对比,也表明了两人早已在共同的目标上达成一致,更表明了两人之间相互关心的友情。

引用影片当时的对白

迈尔斯:你怎么还没睡觉?

谢尔比:我又不用开车。

迈尔斯:那太可惜了。

谢尔比:如果我也要开车的话我们就不能组成这么棒的车队了。

简单的几句话,看似平凡但实则令人感动,影片也由此得到了升华。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情感,显然要比电影中福特GT三车同时冲线的那一刻来得更加令人激动和兴奋。

而除了谢尔比与迈尔斯的惺惺相惜,影片更是展现了男人与赛车、事业与家庭之间的多重情感,可谓是将友情、亲情、爱情甚至是怨恨都给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有些情景或许并非是原型人物的真实经历,但作为一部电影,适当的艺术成分则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精神

一部影片如果只是流水账式的叙述,那它一定是一部烂片。而《极速车王》所描绘出来的不仅仅是故事叙述,还有交织的情感,但最为重要的是,它还引出了电影的核心“精神”。因此,它获得了年度佳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音效等诸多奖项。

肯·迈尔斯和卡罗尔·谢尔比

虽然《极速车王》讲述的是福特如何击败法拉利的故事,但跟大家想象的截然不同,电影并没有对福特进行一番轰轰烈烈的赞赏,更没有把福特拍得高光伟岸。相反,作为被反击的对象,法拉利却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影片中的亨利·福特二世

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福特公司此举虽然是打着复仇的目的,但最终目的却是为了销量,为了卖车。那个时期福特公司内部存在着很重的官僚主义,而亨利·福特二世乃至众多的福特高管其实对赛车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以致于处处干涉谢尔比的赛车项目甚至操控比赛。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年勒芒赛场上,迈尔斯已经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但无奈福特为了实现三辆福特赛车一同冲线的壮举,让迈尔斯降低车速,最终导致迈尔斯失去了获得勒芒冠*的机会。

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福特三车冲线

要知道,如果当年迈尔斯获得了勒芒冠*,他将成为有史以来在一年中获得三个世界级耐力赛冠*的大满贯获得者,而这个纪录至今也无人能够达到。可以说,福特的这一“*令”断送了一个伟大的耐力赛大满贯获得者。

与此同时,恩佐·法拉利虽然固执,但从不愿将车队掌控权让给福特,以及向迈尔斯脱帽致敬,就足以看出恩佐·法拉利是一个对赛车事业有责任心,更尊重车手的人。

年珍贵照片

此外,肯·迈尔斯对于赛车的热爱以及对荣誉的不屑更是将影片上升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尤其是在迈尔斯大幅领先、胜利在望之时,并没有为了自己的耐力三冠王而继续刷新纪录,反倒是服从了福特的安排,最终与冠*无缘。即使没能得到冠*,迈尔斯和谢尔比两人相互信任,放下比赛输赢,创造了赛车界的奇迹。

年福特在勒芒击败法拉利后,死神带走了迈尔斯。勒芒比赛两个月后,迈尔斯在加州的赛道上试驾一辆福特测试车时发生事故身亡。根据记载,测试车被撞得粉碎,起火燃烧。年,迈尔斯逝世,享年47岁。

请铭记这个名字:肯·迈尔斯

迈尔斯的死被认为是赛车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尽管如此,他依然留下了一份伟大的遗产,那就是告诉人们,一个无限热爱并且倾尽所有去追寻梦想的人,终将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且被热爱他的人所铭记,不管它是否曾拥有过名义上的荣誉......

▼▼▼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极速车王上映,福特的逆袭不是重点,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