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据财新网报道,近期乐视宣布投资亿元在浙江湖州建设超级汽车工厂,预计年产量将达40万台。同期,“车和家”在江苏常州也宣布投资5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产能为30万辆。“车和家”是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的又一创业项目。
“拥有生产基地”是获取电动乘用车资质的必要条件之一。
汽车产业园崛起
随着国家*策扶植,加上对新能源产业看好,多地宣布汽车城(或产业园)规划计划。
如果算上合资和国产的老牌汽车厂商在内,有更多汽车城(产业园)已经或者正在规划中。
8月18日,A股上市车企江淮汽车于8月17发布募资结果公告,称江淮汽车再融资暨非公开发行股票顺利完成,共募集资金净额约45亿元。据了解,此轮融资将主要运用于与江淮汽车核心产品相关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
汽车城(产业园)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升级一个缩影。汽车制造涉及比较广的产业链,以及就业机会,这有助于本土经济和技术发展。
比如德国慕尼黑,7年,人均收入接近2.7万欧元(美元)。但你是否知道慕尼黑也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城市?
在慕尼黑,宝马是当地最大雇主,高峰期聘用了4.1万名工人,是该市第二大企业员工人数的三倍。慕尼黑人口过去十年增长了很多。
这是汽车城市规划好的案例。但也有不太成功的案例,比如底特律。
以史为鉴
底特律,位于美国东北部,是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传统汽车中心,年由法国毛皮商建立,年正式建市。
底特律于年实现腾飞,当时亨利·福特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之后,道奇、克莱斯勒也迅速崛起,这也使得底特律赢得“汽车城”的外号。但早在上个世纪,由于美国汽车业反复受挫,底特律城市人口大批涌向郊区,导致市区人口下滑60%,从年万的人口巅峰跌至目前的不到70万。底特律失业率达14.5%,年人均收入为14,美元(12,欧元),更糟糕的是,超过8万幢建筑被废弃,其中包括市区家庭住宅的20%。人口外流和房价暴跌问题比较严重。
慕尼黑与底特律有很多相同之处。自20世纪以来,汽车业都占据着两座城市的主导地位。但为什么衰退的是底特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哪些建议?
底特律的困惑
底特律中心区有曼哈顿、波士顿和旧金山加起来这么大,但城市人口分散在许多不同区域。另外,全球化使一部分汽车产业迁移到其它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加上8年金融危机,导致底特律遭受比较大的打击,人口外流严重,房价暴跌。
城市复兴计划
如今底特律经济逐步恢复。重建过程中,底特律希望城市里不同地区有更多不同的新企业能够发展起来,并与社区建立联系,而不是仅集中在市中心,也不仅仅依靠汽车产业。另外,开始重视住房区域的规划。让城市更适合居住。他们开始使用3D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商圈规划。
年12月,底特律经过一年重组后从破产案中成功走出;而慕尼黑则积极应对城市的高速发展对于城市本身所带来的压力。在底特律自我重塑和慕尼黑整合中心城区重大影响项目之际,两座城市都开始采用3D可视化技术来构建未来。
以底特律为例来说,美国创新物业公司Bedrock大量采用3D可视化技术用于区域商圈规划。可视化技术在建筑建成之前就能模拟有关情况。3D技术帮助Bedrock向各利益部门解释规划,推动规划得到了解和接受,获得支持。
BedrockDetroit是RockVentures旗下的一家创新物业公司,这家公司将底特律被抛弃的整街区物业转变为吸引年轻人和新企业的空间,推动街区复兴。Rock和Bedrock在底特律投资总计22亿美元,购买了1万平方英尺(万平米)的物业,创造了个新的工作岗位,包括设计师、物业经理、维护员工、按揭银行员工、IT、销售和市场专业人士等。(图片?RockVentures)
底特律城市规划师Cox也对3D可视化平台的潜力很着迷。他希望拥有全面的在线资源,能“让人们看到城市发展机遇组合,并了解地块申请情况”,从而构成发展理念论坛。
Cox拥有建筑业背景,设计对他很重要,而3D可视化技术有助于公众和城市规划人员在设计阶段全面了解项目。Cox指出:“好的设计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不断与专家团队合作,包括建筑师、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和规划人员等。”
重视核心(汽车)产业,同时也重视城市规划。不仅仅依赖汽车产业,也重视城市商业、文化和历史,使城市更加多元化和有商业活力,同时通过3D技术对城市未来做好规划,让城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这或许是底特律恢复活力的方法。
后续
底特律和慕尼黑一些官员今年夏天访问新加坡,将近距离了解新加坡是如何开发虚拟新加坡平台,包括整合现有城市数据,可视化加以展现,并用物联网捕获和沟通城市生活复杂的时间空间影响。通过分析模式和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包括交通系统、垃圾管理系统等,新加坡正引领城市发展潮流,致力于建设更高效、更宜居和更具可持续性的未来。
延伸阅读虚拟城市和智能城市有多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虚拟新加坡”的视频片段
本文摘编自:《COMPASS》
达索系统在3D设计以及3D体验领域有丰富的成功客户案例,可以给国内制造业、工业装备、汽车、航空*工、高科技等企业参考借鉴。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达索系统客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