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5年信托转型过渡年四个转型方向难赚钱刚性兑付之题求解靠卖者...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2015年信托转型过渡年:四个转型方向难赚钱


    “刚性兑付”之题求解靠“卖者尽责”


业内人士分析,顺应监管,今年将会有一批新的信托子公司建立。据某研究人士透露,银监会已经在计划出台信托子公司设立和管理办法。理财周报王俊丹/上海报道刚刚开始的2015年正处于信托业转型前后的过渡期,左手是越做越困难的传统业务,右手是不成熟的创新方向,信托公司兼顾着两边,放缓了自己的脚步。2014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继“八项机制”后,再向信托信托提出“八项责任”,强调公司的内控和尽责,并计划配套出台多项制度,将信息透明化,解刚性兑付之题,缓解信托风险兑付压力。同时也给信托公司指出四个转型方向,方向为公司所认可,但从尝试到成熟路途尚远。信托人士看来,在过渡阶段,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撑起半边天。用“买者尽责”破“刚兑魔咒”多家信托公司人士普遍认为,让信托公司迈出这一步很难。从公司角度,打算先观望保障基金的运行情况,现在只有框架,细则尚未明确,据悉,正式运行时间表或将推到今年3季度。信托刚性兑付之题已求解多年,至今未曾破题。2014年以出台《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收官,这道题是否得解又一次被搬上讨论桌。接着《办法》而来的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向信托公司提出八项责任,开篇即强调“买者尽责,卖者自负”。“刚性兑付被炒作,根源在于不明确责任归属。”“把八项责任放在一起看,或可统称为‘尽职责任’,多少都在为解刚性兑付之题服务。”一家中型信托公司研究人士对理财周报分析,“解此题可以说是监管目前的工作重点,通过卖者尽责来实现买者自负。”“刚兑打破的逻辑在于,让投资者认可信托公司已经尽职,信托产品发生的价值损失,才能由投资者自行负担。但实际上问题项目都存在一些瑕疵,与投资者对簿公堂信托公司是理亏的一方,这样对公司声誉波及太大,无人敢尝。”上述人士表示。长此以往刚性兑付已如悬在信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债权融资类信托的隐性承诺,风险被集中于公司身上。监管倾向的解题手段是参照证券市场模式,对投资者信息透明化。信托保障基金的设立,就一定程度参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杨家才表示,保障基金是一个处置的工具,过去信托公司担心揭示一个风险引发更大风险,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隐匿风险,后延风险,躲避风险。今后发现风险就可以揭示出来,自身处置不了,可由基金公司帮助处置。但多家信托公司人士普遍认为,让信托公司迈出这一步很难。从公司角度,打算先观望保障基金的运行情况,现在只有框架,细则尚未明确,据悉,正式运行时间表或将推到今年3季度。继信托保障基金后,根据八项责任中所提,待建制度还包括尽责指引、经纪责任指引、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等。上述研究人士认为:“配套制度出台并得到执行后,刚兑才可能实现破题,预计这一过程将持续2-3年。”相比债权融资类信托,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有更强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权益类产品迎合信托公司规避风险的需求,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成为业务重点之一。四个转型方向,能赚钱的少“家族信托周期很长,相比传统资金信托情况复杂的多,信托公司实践经验不足,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业内普遍遇到诉讼风险,委托人和受益人之间意见分歧较多,信托处理此类问题经验不足,诉讼风险可能同时来自两者。”在过渡期,信托未确认转型往哪走,探索之路漫漫。据了解,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李伏安在信托业年会上向信托公司提出四个可行方向,有家族信托业务;合规的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和PE并购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公益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方面,李伏安认为,这部分市场体量庞大,可以做更多探索和尝试。2014年是家族信托业务发展最快的一年,继平安信托、外贸信托、北京信托之后,多家信托公司也相继成立家族信托业务团队,陆续做了首单业务。并有如上海信托等实力较强的公司成立家族信托办公室。但看似欣欣向荣的家族信托业务在起步期更多面对的是挫折。一位较早涉足家族信托业务的信托经理对理财周报表示:“家族信托周期很长,相比传统资金信托情况复杂的多,信托公司实践经验不足,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业内普遍遇到诉讼风险,委托人和受益人之间意见分歧较多,信托处理此类问题经验不足,诉讼风险可能同时来自两者。”在其看来,去年家族信托业务刚起步,以造势和宣传为主,今年将沉淀下来,倾向包括团队建设和风险管理在内的内部制度建设。由于没有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导致非货币类的财产,如股权、股票、不动产、动产等无法按照《信托法》的规范,由委托人委托给受托人,因此,目前家族信托业务可接受的信托财产主要只有货币资金。“八项责任”中提到将引入信托财产登记制度,通过登记制度,来解决财产转移不足的问题。若制度落地,家族信托的限制将得到解除。西部地区某信托公司副总表示:“建立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后,可以扩展家族信托的业务范围,丰富信托财产的品类,使大量非货币的财产通过信托方式在家族内部传承下去,同时利于减少资本外逃。”其还认为,除家族信托外,信托公司在不动产信托、股权信托上也有可能得到规范发展机会。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李伏安强调提升公司话语权和服务质量,避免只做银行等机构的通道。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4年信托公司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约2827.76亿元,有19家信托公司参与,11家信托公司发行规模超过100亿元。2014年新参与者华润信托、金谷信托以及北京信托,发行规模均超过200亿元。对投资业务,李伏安还表示将建立投资制度来加以规范。业内人士分析,顺应监管,今年将会有一批新的信托子公司建立。据前述研究人士透露,银监会已经在计划出台信托子公司设立和管理办法。杨家才给出的子公司设立方向包括家族信托、并购信托、海外信托、专业销售等。并特别提到银信通道业务,“除了为银行信贷做通道,为银行做资产证券化、做不良资产处置、做企业兼并重组,都是可以信托的业务范围。”评级新规简化,突出资本和管理能力新版评级体系意见稿中,包括净资本、风险与合规管理能力、风险状况、资产管理能力、限制性条款五个评级要素,共设18个指标,总分100分。相比上一稿中三个评级要素,共300分的设置明显简化。对上述转型创新业务的开展仍将延续分级监管的思路,信托公司的评级将同时与业务范围和董事会高管团队去留挂钩。杨家才表示,其中与业务范围挂钩,采取负面清单办法,规定评级不好的公司不能做哪些业务,也就是级别合适的公司具有与之合适的业务范围,不是所有公司能做所有业务。日前,《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最新版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给各公司讨论。根据资料,新版评级标准与上一稿出现较大变化。新版评级体系意见稿中,包括净资本、风险与合规管理能力、风险状况、资产管理能力、限制性条款五个评级要素,共设18个指标,总分100分。相比上一稿中三个评级要素,共300分的设置明显简化。其中定量指标为12个,共60分,采用加分制,定性指标为6个,共40分,采用扣分制。四个指标中,净资本、风险状况分别占比15%,风险与合规管理占比30%,资产管理能力占比40%。评级内容显示,净资本部分,主要评价信托公司的净资本充足程度,及流动性情况,以及信托公司计提信托赔偿准备金情况。风险与合规管理能力部分,主要评价信托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同时考察信托公司自声誉管理方面的基础建设情况和管理效果。风险状况,包括信托公司固有资产不良情况和评估期内出现风险的项目情况。资产管理能力部分,考察盈利能力、盈利模式、研发创新能力及营销能力等。另外,在限制性条款中,主要评价信托公司是否存在违反“一法三规”的情况,如违规则根据情况下调评级。虽然评级要素上有所调整,但资产管理能力仍作为重点突出,对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的强调未变。“新规导向是引导信托公司注重发展质量,对公司的规模不太提。”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对理财周报表示,“这对资产规模较大,但其中通道业务占比偏多的信托公司评级将带来影响。”信托业协会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末,集合信托规模3.77万亿元,占比达到29.13%,创造了集合信托规模占比历史新高。而与之相反,单一信托规模则出现了历史低位,占比为65.01%。单一信托中大部分为通道业务,侧面反映信托通道业务规模占比出现下降。但占总体规模比重仍远超主动管理信托。过渡期:证券和房地产信托仍是重点沪上一位信托经理对理财周报称,现在信托正处于转型前后的过渡期,传统业务越来越难做,创新业务又没有合适的盈利点。在过渡期里房地产和类融资平台还会是业务重点。但多家中小信托公司人士则表示,虽然监管鼓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但通道业务短期内都还将是主流,信托公司要转型也要吃饭,通道业务能保证温饱。而且过多主动管理,对信托来说也增加了风险。沪上一位信托经理对理财周报称,现在信托正处于转型前后的过渡期,传统业务越来越难做,创新业务又没有合适的盈利点。在过渡期里房地产和类融资平台还会是业务重点。“房地产可以说是信托理解最深入的业务,有足够经验,而且资产明确易于判断价值,现在还是值得做的,只是在项目选择上要更谨慎。”上述信托经理表示。2014年以来,市场上不断传出房地产规模收缩的声音,从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看,其在近年来的发展一直平稳,保持规模在10%上下。截至2014年三季度规模为1.27万亿元。比重随停滞不前,但也未有收缩迹象。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偏重房地产的信托公司纷纷将业务重心转移到证券市场,其中包括中诚信托、四川信托等。中诚信托信托业务部执行总经理日前表示,房地产上一线核心地段的项目仍然在做,但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在把业务重心转移至权益类市场。对于大多数信托公司来说,证券业务多为私募通道,收益率偏低,受专业性限制,极少数公司能做到主动管理。但在过渡期,仍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更多独家报道请见理财周报官


    ,微信公众号money-week,以及在苹果商品及其他应用市场下载理财周报AP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