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传染人吗上半年货基失血2800亿份
业内人士表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仅是货币基金,所有公募基金都是个人投资者占比越高越好,机构占比过高会影响基金规模的稳定性也会最终影响持有人的收益,这一次货币基金大面积赎回也再一次告诫基金公司调整持有人结构,保持规模稳定性。
部分货基仍获净申购
天相投顾最新公布的基金上半年规模数据显示,货币基金在二季度遭遇重挫,在各类型基金中,货币型基金被赎回面积最大,上半年货币基金总份额减少2800.31亿份,总份额直落至2899.92亿份,“失血”比例高达49.13%。
其中大型货币基金尤其缩水严重,前十大公司中,嘉实、易方达、南方、博时、广发等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不含短期理财)相较一季度末合计规模缩水比例均达40%以上。
不过,仍有部分基金逆市获得净申购。上投摩根、汇丰晋信、诺安、兴全、天弘等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在上半年仍然获得30%以上的净申购。在大型货基中,华夏现金增利在2012年末的规模达434.59亿份,截至6月28日,该基金仍有402.03亿份,赎回比例仅7%。查阅该基金2012年的年报发现,其机构投资者所持基金份额占基金总份额的22.24%,而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为77.76%。
“有些货币基金机构持有人的比例甚至达到80%,这样的赎回对基金规模冲击确实很大。”某货币基金经理如是告诉。
业内人士透露,华夏基金在去年新品空窗期大力发展理财点,尤其是货币基金,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发展了一批个人客户,基金规模主要是依靠自然销售获得,而散户对流动性危机不是很敏感,因此在此次货基大规模赎回危机中得以保全。
流动性风险仍然是“软肋”
事实上,机构集中大规模赎回货币基金这并不是第一次。资料显示,2006年和2011年,货币基金均遭遇过大规模的赎回潮,2006年的赎回比例高达56.29%。业内人士称,货币基金一直都存在持有人“机构化”的问题,机构的大举申购使货币基金规模变得异常庞大,相反,集中赎回则有可能掏空基金,经过今年6月的“钱荒”洗礼,部分货币基金的份额已不足1亿份。
“成也机构败也机构”考验的正是基金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能力。一旦基金难以应对赎回压力,就必须折现基金资产,造成基金收益出现负偏离。比如,在此次调整中,有家公司公告负偏离度超过0.5%,若因此调整估值方法将使基金净值产生实际亏损。
业内人士表示,正偏离意味着基金资产组合的市价高于其账面价值,存在浮盈。当市场发生逆转时,基金资产由于平时积累了很多浮盈,组合才能保持正偏离,是货币基金流动性管理能力强的表现。
经过这次危机,基金行业也再次认识到,货币基金的竞争将最终落实在流动性管理能力的差别上。“货币基金不是追求收益率排名的产品,现金管理工具不能通过限制申赎量来保证组合的流动性。经过这次教训,全行业更应该把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作为货币基金管理的首要目标。”业内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