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香山革命纪念馆十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见习记者罗晓静)位于香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收藏着件革命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见证了那一段历史,折射了那时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时乘坐的同型道奇吉普车

香山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一辆年美国道奇公司生产的*用吉普车。车身较短,空间局促;驾驶员一侧放置有备胎,没有车门,只有副驾驶位置有个豁口;雨刷器是手动的,使用时得用手摇动曲柄刮水。这是年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从西柏坡出发,进驻北平时乘坐的同型吉普车。

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离开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出发。当时在西柏坡村边,一支由11辆中小吉普和10辆卡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整装待发,毛泽东被安排坐在第二辆吉普车上。从西柏坡到北平,道路坎坷,车轮过处,尘土飞扬。但毛主席全然没有觉察到这些,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建立新中国的渴望。正是这辆吉普车,载着毛主席开启了进京“赶考”之路。

■劳动大学的徽章

一枚印着“七一”字样的劳动大学徽章,其实是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委机关人员出入香山的“通行证”。在香山革命纪念馆,这枚珍贵的徽章还原了中央机关为了保密起见,代号使用“劳动大学”的历史。

此次香山革命纪念馆筹备建设过程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承担了香山革命纪念馆的文物征集工作,该馆副研究馆员乔玲梅介绍,在采访中国人民解放**徽样徽参与设计制作者赵光琛时,96岁高龄的老人无意中拿出了这枚香山的“通行证”。了解到香山革命纪念馆正在征集文物,老人决定“割爱”,将劳动大学徽章借给纪念馆展览。

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工作人员桂星星介绍,年2月,确定香山为中共中央、解放*总部的驻地后,为了保密,中央机关对外用代号,称“劳动大学”,设立三个临时办事处。

第一站设在城内弓弦胡同15号,专门办理交涉和备置办公生活用品等,称“劳大筹备处”;第二站设在城外青龙桥,负责调查社会情况和布置警卫保卫机构,办理中央机关和来京人员住宿介绍等具体事宜,称“劳大收发处”;第三站就是香山驻地,主要负责香山地区的房屋修理、布置、租借等,称“劳大招待所”。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总部入驻香山。

桂星星说,为了安全需要,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委机关人员每个人都配发了一枚徽章,作为出入香山的通行证。此次赵光琛提供的劳动大学徽章呈圆形,正面为“七一”字样,反面有编号,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字或标志,保密性强。

■“四·一惨案”善后处理会编印的《凶手,你逃不了!——四一纪念画集》

香山革命纪念馆里,一个橱窗里展示着年4月南京大专学校四一血案善后处理会编印的《凶手,你逃不了!——四一纪念画集》,封面有虫蛀,内页已经磨损泛*。画集以漫画、版画、图片、诗歌等多种形式反映了“四·一”惨案的内容,重现了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

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革命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国民*反动派为苟延残喘,抛出了求和声明。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共从大局出发,提出了“惩办战犯”“废除伪法统”等八项和平条件。但国民*反动*府却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伎俩,没有谈判的诚意。

年4月1日,国民**府代表团同中国共产*代表团在北平(今北京)举行和平谈判,南京的学生们选择这一天发出自己的声音。早上八点多钟,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戏剧专科学校等十多所学校的多名学生,从中央大学浩浩荡荡向国民*“总统府”进发。游行队伍的四周,*警密布,如临大敌。学生们高呼着“拥护中共八项和平条件”“反对假和平”等口号,一路点燃起南京市民的爱国热情。

学生返校途中,国民**警对他们大打出手,打死三人,打伤数百名学生,酿成震惊全国的“四·一”惨案,这是解放前国民*制造的最大的学运惨案。惨案发生后,在全国特别是南京、上海一带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全国医院看望或送来慰问款、物品或写来慰问信,纷纷表达了对国民*当局的愤慨和对学生的同情。

■《城市生活常识读本》

解放战争中,大部分部队战士来自农村,有城市生活经历的人很少。他们不知道有电灯、马桶,也没见过红绿灯,初置身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许多战士都面临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渡过长江后到了皖南的城市,有的战士以为电灯是火,就把香烟凑上去点火;有的战士把灯绳一拉后看到灯泡发亮感觉害怕;很多战士不会使用水、电、气等设备,还有人把女用马桶当作盛饭的饭桶。

为了对战士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也为了维护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年5月25日,解放*第二野战**治部出版的《城市生活常识读本》应运而生。

这本小册子里的内容具体细致,第一课是“走路”,介绍了城市交通状况,强调走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路,要穿过街心从街这一边到街那一边去时,一定要左右看清楚,趁没有汽车、电车来往的空隙,否则横过街心时就有被疾行之车辆撞到的危险。”书里还介绍了城市生活的一般规则,如怎样坐火车、汽车,要注意公共场所的秩序,怎样使用电灯电话、怎样防止触电等。

■年4月25日的《进步日报》

纪念馆展示了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阅读解放南京报道时的照片,照片摄于年4月25日,摄影师是徐肖冰。照片里,毛主席端坐在靠背椅上,上身微倾,一手持报,一手轻搭在膝盖上,目光炯炯,神情自若。可以看到,毛主席手中报纸上“南京解放”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右侧一则报道标题“千里江防转眼粉碎,南京反动*权灭亡”也清晰可见。

毛主席阅读的是年4月25日《进步日报》。

《进步日报》是毛主席十分喜欢的一份报纸,年2月27日创刊。该报由天津版《大公报》改组而来,报名是毛主席亲自取的。《进步日报》是天津解放后第一家民营报纸,也是当时解放区唯一的一家民营报纸。其办报方针是:“立足天津,背靠三北,面向全国”,为宣传*的路线*策,在知识界、工商界中发挥了某种特殊的作用。

年4月25日的《进步日报》,刊有新华社南京电讯、新华社北平电讯、新华社南京长江前线电讯及进步日报专讯等多条关于南京解放的报道,主要介绍了解放*英勇进*,国民**队纷纷逃命,溃不成*,以及解放*受到南京市民和学生热烈欢迎,南京城内秩序安定等内容。此外还刊有“太原昨晨已告解放守城敌*没有一个漏网”“太原战役初步战果”等有关太原解放的报道。

■“渡江第一船”锦旗

在纪念馆展示的渡江战役使用过的木船旁边,有一面被子弹打穿的锦旗,这就是“渡江第一船”锦旗。文物质地为布质,长20厘米,宽16厘米。

年,这面锦旗由中国人民解放*第2野战*第团授予“支前船工”陈玉华,锦旗的一角在渡江过程中被炮弹击穿,成为渡江战役中*民联手抗敌的重要见证。

年,中国人民解放*部队来到了重要的沿江城市,安徽省省会——安庆,投入到紧张的渡江准备中。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有一项工作最为重要,也最为紧迫,那就是渡江船只和船工的征集。成长在渔民家庭的陈玉华,当年只有21岁,全家靠捕鱼勉强度日。大战在即,在争取全国解放的大形势下,父亲陈文义义无反顾地带着儿子陈玉华报名,成为支前船工中的一员。

渡江前,野战*首长亲自为陈玉华戴上奖章,上面缝有名字、年龄和出生地,戴上它就意味着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由于陈玉华担任的是前锋主攻,首长还特地给他颁发了一面锦旗,写着“奖给水上英雄,渡江第一船,一零六团”。

4月21日凌晨2点,团的渡江号令打响,密密麻麻的船只犹如离弦的箭,直刺江南。作为前锋船,陈氏父子一刻也不敢放松,父亲陈文义掌舵,儿子陈玉华负责扯帆和摇桨,使出浑身解数送*过江。靠岸后,迎接他们的不仅有连绵不断的炮火,还有无数的障碍物和地雷。为了给后续部队扫清障碍,陈玉华和战士们潜伏在硝烟中,小心翼翼的清除地雷的引线。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响。陈玉华血肉模糊,身上那面“渡江第一船”的锦旗也被炸掉了一块。倒在血泊中的他隐约记得,后面有战士用信号灯为大部队开路,我*已胜利登岸。

渡江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说,“这坚苦卓绝的渡江准备,把北方人变成了南方人,把陆*变成了水*,把浩荡长江变成了平阳大道,这是奇迹。”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原件

《论人民民主专*》是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也是年毛泽东发表的唯一一篇署名文章。香山革命纪念馆筹备人员积极寻找文物线索,后从一家报刊收藏单位征集到种版本的《论人民民主专*》,其中包括8本外文版本(英、法、俄文版),已在展厅全部展示。

中共中央驻香山时期,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期,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工作繁忙、思想活跃、意气风发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毛泽东作为理论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全面才能,在筹备新中国之际达到高峰。

年4月下旬南京解放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迅猛推进:*事斗争取得基本胜利,*治上人心所归,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经济上“四面八方”*策已经明晰,外交上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一边倒”*策逐渐形成。6月中旬,新协商会议筹备会结束后,毛泽东加紧筹建新中国的步伐。半个月后,历经沧桑的中国共产*将迎来28岁生日。这样重要的时刻,总结*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阐明新国家的构想,系统宣传*和国家的内外*策,成为一个经过长期革命考验,即将执掌全国*权的**必然的选择。正是此时,毛泽东开始酝酿撰写一篇纪念文章。

6月24日,毛泽东写信给他的秘书、新任新华社社长胡乔木,部署撰写纪念“七一”论文,纪念中国共产*成立28周年。胡乔木把这项工作交给廖盖隆,廖盖隆很快写了一篇纪念中国共产*诞辰28周年的文章交给胡乔木,胡看后送给毛泽东。因作者当时不了解筹备*协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情况,特别是不了解当时有必要集中阐述人民民主专*问题,写不出这方面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亲自动手,用连续24小时的时间,写出一篇字的文章,题为《论人民民主专*——纪念中国共产*二十八年》的文章,亲笔署名“毛泽东”。于年6月30日由新华社发表。7月1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全文转载。

《论人民民主专*》是年毛泽东发表的唯一一篇署名文章。文章以人类进步的远景和共产*人的价值追求开篇,总结了中国共产*成立以来领导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回答了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一系列问题,阐述了人民民主专*的基本思想。文章深刻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人民民主专*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文章关于人民民主专*的系统思想,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一起,共同构成建立新中国的两块基石,成为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理论和*策基础。

■新*协筹备会等系列珍贵档案

新*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席次图……一张张清晰的档案展品,还原了新*协筹备与召开的过程。香山革命纪念馆特别设置了“新*协筹建”展柜,其中的百余件展品不但是珍贵的文物,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与研究价值。

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香山。协商建国的第一步,是组织、召开新*治协商会议(新*协)。6月15日,新*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毛泽东致开幕词: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筹备新*协期间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展柜中都有文物。”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征集研究部工作人员桂星星指着一张“新*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各小组名单”说,这张档案原件清晰地说明,新*协筹备会下设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工不同,比如第一个小组要拟定参加新*协会议的单位名单及代表人数,第六小组拟定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

捐赠这件档案的陈佛新是民革创始人之一陈铭枢的女儿,年6月,陈铭枢作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代表参加了新*协的筹备会,9月出席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

此次,陈佛新将约97件(套)珍贵档案原件捐赠给香山革命纪念馆,其中包括年6月16日《新*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等反映新*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系列珍贵档案;年9月20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及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等反映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系列珍贵档案;年9月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编印《国旗图案参考资料》等反映拟定国旗、国徽、国歌的系列珍贵档案等。

■开国大典使用的“九头鸟”喇叭

纪念馆中,一件有九个喇叭的文物在橱窗中格外耀眼,这就是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把毛主席的声音传向全国的“九头鸟”喇叭。

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3月25日开始在北平播音,并把呼号改成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转播开国大典的任务由他们完成。

当时转播的技术工作都由傅英豪负责。傅英豪明白,要想达到最佳的转播效果,音响是关键。当时国内还没有无线传输技术,城楼上的声音只能通过喇叭扩音,再通过电台的收音装置传到全国。

可傅英豪在天安门广场实地探访时,发现了问题。原来,天安门广场面积太大,开国大典当天广场上有30万人,普通喇叭音量根本不够。怎么办?最后,傅英豪想了一个办法,把九个喇叭都焊在钢板上,分成三排,一排三个,俗话叫“九头鸟”。经过试验,“九头鸟”喇叭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成功将毛主席的声音响亮地传播出去,传送到全国各地。

■中国人民解放**徽样徽

纪念馆的展橱中,有两枚中国人民解放**徽样徽,一枚是未使用的式样,一枚是正式使用的式样。年,赵光琛由晋察冀*区选调到西柏坡中央*委作战部任参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旗、*徽的设计以及帽徽的制造式样等工作。他完好保存了两枚中国人民解放**徽样徽,这两枚样徽是年4月由*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审定的。

年冬,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委和解放*总部领导人在河北西柏坡讨论*队正规化问题时,同时提出了统一*旗、*徽的问题,确定由*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旗、*徽工作。*旗、*徽样式的汇集、综合和研议工作交由*委作战部一局承办,赵光琛也参加了这一工作。

3月25日,中央*委作战部随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总部入驻香山。4月,周恩来批准了作战部设计的八一*徽的图案。赵光琛负责制作*徽标准样品,他将图纸拿到北平前门外西河沿的一家工厂,制作了一枚将五星周边和“八一”二字镀成银色的*徽。周恩来看过后,说电镀得太亮、太耀眼。

赵光琛又制作了一枚涂上*红两色珐琅釉的*徽样品。周恩来审看后,让赵光琛把*徽缀在帽子上,戴上给他看看。赵光琛说:“帽徽后面穿铁丝的铁片还没有焊上。”周恩来听后,说:“固定帽徽不要用铁丝,铁丝容易扎伤战士的头,还是用棉线固定好。”赵光琛把*徽放在帽檐上,用手按了按。周总理仔细端详了一阵子,满意地点点头,说:“现在这样可以了,就按这个上报中央,征求意见吧。”此后,赵光琛拿着这个样品,去征求中央委员们的意见,朱德、聂荣臻、李先念等人都对这一*徽样式非常满意。

年6月15日,新*协筹备会开幕,以中国人民革命*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的名义,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国人民解放**旗*徽样式》的命令,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旗*徽样式为镶有金*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徽。中国人年解放**徽正式诞生。

新京报记者张璐见习记者罗晓静

编辑张畅樊一婧校对李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