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芳香之旅第五章调香师 [复制链接]

1#
写在前面又让大家久等了。这次开启的翻译专栏,是居伊·罗贝尔(GuyRobert)的著作《LESSENSDUPARFUM》。作者就不多介绍了,诸位可以点击名字的链接。回到这部译文。在不考虑某些问题的前提下,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文网站首次完整分享《LesSensduParfum》,即使放眼全世界——无论英法读者——都很难找到享受不到的(如果能找到,那就再好不过了,这说明我们都关心香水艺术)。最后,欢迎大家打赏。毕竟品牌找我做广告太少了,而且中文网络社区平台也没有健全的创作者激励机制。本章全文7,字,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复制为文档保存。通常,这些年轻人拥有一些香精香料行业的背景(比如家庭),然后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丰富多彩的香料原料及其嗅觉特征——这会涉及到植物学、提取工艺、芳香化学。不久之后,他/她会进入香精香料实验室,师从某位经验丰富的调香师大师,日复一日坚持锻炼:如何识别主要香料、熟悉原料的气味分类。最终掌握不同原料的“力量”、“风格”、“体积”,顺利毕业、独当一面。这时,他/她会谨遵教诲,协助大师完成所有日常工作。期间,他/她会初次探索协和香、学习经典协和香、历史上的著名香水,了解伟大调香师前辈的香料库——如果能走到这一步就足够幸运了;因为对于创作型调香师,实习生的“帮助”基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接下来,他/她要做出选择:是前往某个香水品牌担任内部调香师——即传统调香师?还是入职香精香料公司,成为外部调香师?毕竟,这两种调香师的工作流程、操作模式都大相径庭。一、传统调香师(内部调香师)如果他/她决定在一个成熟的香水品牌里继续深造,那么他/她就要成为品牌的内部调香师,持续创作。由于新品发布的成本和风险较高,内部调香师的香水发布频率会相对缓慢,以免招致失败、损害品牌声望。当然,衍生品的更新速度又是另一回事。同时,这个香水品牌的产品经理也可能将他/她的作品与其他独立调香师、香精香料公司调香师的作品进行比较。要想避免陷入这个糟糕的局面,内部调香师首先需要闻名遐迩、有口皆碑!最后,除了创作香水,他/她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会投入到最重要的工作:确保产品品质的一致性、连贯性——即生产监管。这涉及到所有相关法律法规、原料和成品质量的一致性、以及香水衍生品品控。曾几何时,传统调香师才是真正的创作者:他们常常需要亲自构思、创作香水。这些调香师也通常和香水品牌“捆绑”在一起。截止到年,只剩下四个香水品牌拥有内部调香师:香奈儿/妙巴黎、娇兰、让?巴杜、普伊赫。而如今,这个名单正在不断增加。1.1法律法规首先,传统调香师需要遵循当地/国际规定,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应的保护新规。但如今,调香师群体正面临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限用禁令,这些组织不仅牵制了梦想,同时也愈发强大。1.2衍生品其次,内部调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地区的市场需求,亲自为每一款香水设计一套完整的香氛周边衍生品:淡香水(EDT)、淡香精(EDP)、古龙水(EDC)、身体乳、香粉、香皂、沐浴露/洗发水、止汗剂……在香精香料公司,这些工作可以交给其他专业部门;但对于内部调香师,这些工作需要他/她一个人“独挑大梁”、“全能全知”。其实,当我第一次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香氛产品使用习惯差异时,不禁目瞪口呆:如果一款香水在英国发布,那就需要配套的香氛爽身粉;在法国和意大利,消费者需要香氛身体乳;而在美国,古龙水不可或缺。1.3原料品控这是传统调香师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的精髓。首先,内部调香师需要亲自监督原料采购与品质控制——这就足以将人淹没。目前,我们有上百种天然香料,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地区,每年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问题。天然原料供应商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经济问题:既要满足调香师的报价和品质需求,同时还要寻找新的原料来源、改进现有产物的品质。即使是最好的情况,天然原料也无法避免细微的品质差异;而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比如,干燥炎热的夏季可以催生高质量的茉莉、薰衣草;但如果次年夏天过于潮湿、温度较低,那么即使是同一地点采摘、同样的提取方式,也会导致鲜花提取物的品质差异。即使某些花朵的主要气味分子比例不变,最终成品也会因为杂质变化而出现偏差。此外还会定期出现其他问题,比如自然灾害(台风、火灾)也会摧毁一些香料作物。比如,两年前,印尼广藿香的产量出现下滑,香水行业深受其害。在我五十四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记得至少有四次严重的广藿香危机,几乎根本找不到原料!还有一些真假难辨的货币危机也会导致种植商奇货可居,造成物资短缺、哄抬物价;这就导致人们纷纷种植。与之相对,在一个多世纪里还存在另一种周期现象: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下跌。这就导致该香料作物缺少足够的利润空间,种植者越来越少,价格又水涨船高。于是,市面上就会出现一些以次充好、品质不佳的原料。最终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不断倾销劣质产品……上世纪初,像娇兰这样的品牌可以销售成千上万瓶香水,这就足以称作“国际成功”。而在今天,实力雄厚的品牌精心发布了一款新香水,一年就能卖出去几百万瓶。这就意味着天然原料的消耗量正在飞速增长。此外,即使是合成香精化学公司的原料也会遭遇同样的难题。这些生产商不得不集中精力做好某几种原料,然后将其余的生产活动外包出去,或者寻找新的上游原料供应商。由于合成香精的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合成工艺也不尽相同,每一次改变都会导致合成分子品质的细微差异。另外,生产成本也推动供应商寻找新出路,简化或现代化生产技术。人类在化学领域已经进步非凡,大型实验室足以生产许多常见的香精香料,上游原料完全不同于一百年前。但是每次加工都会残存一些难以察觉的杂质,最终对成品气味产生微弱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参与了这场市场竞争。在各种香精香料的国际市场上,中国厂家都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