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王蓬子午险途蕴奇谋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03/8810678.html

子午险途蕴奇谋

文/王蓬

在穿越秦岭的陈仓、褒斜、傥骆诸道中,子午道距长安最近,出秦岭山口不足三十公里即到长安城下。子午道北起长安县西南秦岭山脚,经宁陕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这条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的山道名子午谷,故称子午道。

(秦岭北麓雄浑峭拔)

《资治通鉴》记载:“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

但东汉建和年间,镌刻于褒谷口石门中的摩崖刻石《石门颂》却分明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

这就清楚表明,当年刘邦被项羽赶出关中前往汉中时,走的是穿越秦岭的子午道。此山口也距长安城东垻上那场充满杀机的鸿门饭局最近。以刘邦当时逃离虎囗的怆慌心态,当然是躲避的越快越好,越快也越安全。既然由子午道进入秦岭也就有了避护最为便捷,也就没有必要带数万兵马、粮草给供,扯旗放炮,经平原大道再去走褒斜、傥骆诸古道了。那么由此推测,子午道的开通就应是秦末汉初,推理应该更早,否则刘邦的数万人马就不可能“道由子午”到达汉中为王。《史记?高祖本纪》记“从杜南入蚀中”。《史记集解》云:“蚀,入汉中谷道名。”杜,为秦之杜县,西安市南的杜城。即由杜县之南进入秦岭前往汉中。而不是由周至之南进入骆谷,由眉县之南进入斜谷。古人严谨,不至妄语。刘邦“道由子午”到达汉中的可靠性远高于近世学人主张的褒斜道。

不过,子午道的出名,与三国时期蜀汉大将魏延为诸葛亮进献的一道奇谋相关,也为后世留下争论不休的课题。公元年诸葛亮首次北伐,汉中太守魏延提出由他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而孔明带主力从褒斜谷杀出,两路夹击,先取长安,咸阳以西也唾手可得。为统一中原恢复汉室天下先夺下关中这块风水宝地,蜀汉剑锋将来可以直指洛阳。但诸葛亮用兵谨慎,担心风险,没有采纳魏延奇谋,坚持从大路进*,向西迂迴祁山,先取陇右,再夺关中。此事导致将帅失和,以至魏延日后被杀的悲剧发生。

(子午古道)

要紧的此事并非编撰或出自小说《三国演义》,而是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魏略”:夏侯楙为安西将*,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撰写《三国志》的陈寿素有“史才”之称,他写史选材相当严谨,非真实可靠者,决然不予采用,因而此事在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都无需置疑。问题出在诸葛亮对魏延进献的这道奇计所持态度,也就是拒绝的理由上。一种说法是如史所载,兼及魏*统帅司马懿的看法:“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另一说法是,魏延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但收益也极高,是个典型的博胆策略。神*不觉,采用五千精兵突袭长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利用曹魏守将夏侯楙年轻无知,又是曹家女婿,身处富贵却胆怯而无谋。必定张慌失措,无力抵抗。蜀*正好一举并吞整个关中,达成“还于旧都”匡复汉室之愿。魏延奇袭子午谷*事计划应该说极有气魄,极为冒险,但也不能说是凭空捏造,纸上谈兵。而是有其极大的可操作性及可行性。但诸葛亮忌贤妒能,怕魏延此计夺了北伐头功,而他作为蜀*统帅脸上无光,所以拒绝了这条兵出子午道的奇谋,以至于錯失了一次进攻关中,恢复汉室天下的良机。

提出从子午道突袭,出敌不意直取长安奇谋的是时任汉中太守魏延。那么,我们需要知道魏延为何许人。据《三国志》载: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占据荆州广招人才时,魏延带领手下多人加入蜀汉集团,入蜀之时,率领部曲随刘备入蜀,魏延作战不畏强敌,临阵英勇、屡立战功、所以被提拔为牙门将*,深受刘备信任。公元年,刘备采用法正谋略,在与曹魏争夺汉中时,起用老将*忠,定*山一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老将*忠刀劈曹将夏候渊,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头功。刘备也得到以马超领衔上报名义尚存的汉室朝廷,进位汉中王。但汉中盆地终究不能与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四川相比,刘备*治*事中心必将迁往成都。那么这时候就需要一位智勇双全,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事重镇——汉中。因为汉中为蜀汉门户、前沿阵地,素有“若无汉中则无蜀”的说法。

这情形就好比建安十三年(公元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北还,*事重镇荆州则被曹、刘、孙三家瓜分。当时曹操据有河北四州、豫州、兖州、徐州、司州、雍州部分、荆州部分地区,势力依然相当雄厚,孙权占据扬州、荆州部分地区,后来又得交州,国险民附。唯独刘备实力最弱,虽然后来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的南郡部分地区,但仍然很弱小,刘备势力要生存并发展,只有如隆中决策所言,西取西蜀益川。刘备在向益州进兵时,需要一员大将留守荆州,保护既得利益,亦是日后反攻基地。其时刘备选拔关羽镇守荆州,无论*功威望,还是与刘备关系及信赖程度,关羽都几乎是刘备集团的不二人选。那么这次选拔汉中守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无论*功威望,还是刘关张兄弟般情谊,镇守汉中重任都“必在张飞。”连敌方曹魏谋士郭嘉都称赞:“张飞、关羽者,万人之敌也。”在东汉末年华夏大地正上演的历史舞台上,张飞是素以骁勇威猛著称于世的。也就是说在刘备*事集团中,除了关羽,没有谁能与张飞的*功威望相比,那么镇守汉中的重任,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非己莫属。”

岂料,刘备却力排众议,出人意外地选拔归顺时间不久,*功、资历都远不能同張飞相比的魏延为都督,总督汉中,封为镇远将*,领汉中太守。这个结局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真有点象几百年前,楚汉相争之初,同样发生在汉中的高祖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时“一*皆惊”的翻版。而刘备又把这幕历史大戏推向高潮。公佈之日,大会群臣,公开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意思说我把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交给你,你打算用什么办法镇守才不辱使命。魏延胸有成竹,掷地有声,回答道:“若曹操举天下之兵而来,我会为大王拒之;若是一员上将率十万之众来攻汉中,我为大王吞之。”意即如果曹操亲领大*进攻汉中,我会坚守阵地,寸土不失;若是其它上将率十万兵马进攻汉中,我会坚决消灭来犯之敌。魏延的气魄深得刘备拍手称赞。群臣也都为魏延的胆识叫好,“咸壮其言”。认为把汉中交给他可以放心。当然,大臣们主要是出自对刘备识拔将领眼光的信赖。

刘备自东汉末年(公元)起兵,讨*巾、战董卓,由兵不满三千、将不过关张,联孙抗曹,取得赤壁之胜,占据荆州,夺得四川,在群雄割据中脱颖而出,眼下又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可谓节节胜利,处于上升节段。固然文有诸葛亮、法正等出谋划策,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用命,但作为统帅刘备若无胆识心胸,知人善任,一切都无从谈起。刘备一生,阅人无数,在识別人才上不仅留下“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日后“白帝托孤”更展示刘备识人在诸葛亮之上的眼光。《三国志.马良传》中记载: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首次北伐便把马谡这样一个喜好纸上谈兵,长于谋略短于实战的参谋,推到需独挡一面的*事统帅位置,既造街亭之失,又导致首次北伐的全盘之输。诸葛亮这才想起刘备临终遗言,后悔不及,也留下“错用马谡,痛失街亭。”的千古教训。

那么,这次刘备提拔魏延总督*事要地——汉中,加封镇远将*,领汉中太守,使魏延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人才选对了吗?这还是要用事实说话。魏延担任守卫汉中重任后,他审时夺势,針对汉中“四塞险要”却又谷道畅通的特点,敌方无论从陈仓、褒斜、还是傥骆、子午等诸道进攻,自己实力兵力都不足抵挡的现状,采取“围守”御敌之法。就是依据汉中山形水势,在关健地方筑土围营盘,屯粮驻兵,若敌来犯,既能固守,又成猗角之势,能够相互支援。

(-峭崖上的栈孔)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年)下半年,刘备留守荆州的关羽在取得襄樊之战胜利后,骄傲自得,麻疲大意,被东吳名将陆逊夺取荆州,关羽父子败走,也被东吴杀害。其时,刘备刚称帝不久,兴头正盛,怒不可遏,不听诸葛亮、赵云等老臣名将劝阻,集结文武,倾全国之力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击败。这一败不仅国家元气大伤,也导致立国未久的蜀汉*权内部引发骚动和反叛。在此多事之秋,地处前沿的汉中随时有可能遭曹魏进攻,但是由于魏延治*有方,采取“围守”御敌之法,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确保了蜀汉安全。直到后来魏延死后,延熙七年(公元)曹爽率十万大*进攻汉中,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镇守方针,采取“围守”御敌,成功的击退了曹魏大*的进攻。这也证明了先帝刘备识人的眼光,魏延才真正是镇守汉中的不二人选。

魏延既然如此了得,由他向蜀*统帅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谋”为何遭诸葛亮拒绝,末被采用,如果采用,是否可以一举并吞整个关中,达成“还于旧都”匡复汉室之愿。历史是不好假设的。即使魏延有兵出子午谷的建议,因为并未经实践进行检验,子午谷到底是否可行,利于大*隆蔽偷袭,是否好于诸葛亮的“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的进兵方针,不得而知。但子午谷的重要却不容忽视。

(临水崖壁栈孔)

“百闻不如一见”,年9月上旬,我用三天时间,全程探寻穿越了子午道。事情得力于一位同样对古道热衷的朋友老范。他是褒谷口人,在颇有名气的褒城一中(褒城县撒消后称勉县七中)毕业,考进西安公路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子午道南口石泉县交通局,从技术员、工程师干起,因“文革”期间鋼材奇缺,他创造用竹筋代替鋼筋造桥,事迹上过《人民日报》,后来出任县、市交通局长,又调任省交通厅任处长。我就是在老范任省交通厅处长时与他相约探寻子午道的。商定的路线是由西安出发,老范提供车辆和省交通志书、地图、及食宿方便,早上八点准时出发,出西安南门,沿长安路朝南驰去,正是期待的那种晴日,天空瓦蓝,白云舒卷,秦岭仿佛近在眼前。经过杜曲时我怀疑是否便为秦汉时的杜县?

目下这一带属长安县管辖,不久便进入子午谷道。在秦岭脚下的子午古道北口有一个叫南豆角的村子,土墙黛瓦,但在土墙两米以下却用毛石衬彻,显然就地取材,坚固耐用,又古朴久远。与关中普通乡村不同的是村子地处子午古道北口,是南来北往的商客出山遇到的首个村落,往来客商免不了歇脚打尖,自然而然客栈、饭店、酒铺、茶鋪应时而生,日趋繁华。因此,南豆角村也就成为子午古道上的一处重要驿站,据《长安百村》记载,解放前,南豆角村里仅饭馆和客栈就有40多家。天长日久,村民对谷丰麦欠,盐涨布跌的规律也遂渐掌握,村民依靠“跑南山”通过子午道,往返于秦岭南北用骡马运输和贩卖货物,形成供需双方,主家伙计、掌柜账房、有智吃智、无智吃力的产业链条和生存方式。

其实,这也是穿越秦巴大山所有临近古道村落的生存现象,依靠畅通的古道,互通有无的商品度日的人不少,还形成以家族、以地方汇聚的商邦,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为古道重要的内容,很值得探究。南豆角村不大,也没存留下豪宅巨室,看来只是商品流通的一个驿站。村南头有株古柏,还有一尊巨大的石像,应该是翁仲,村里人都称为“石爷”,烧香供奉,已有年月了。

清人毛凤枝著有《南山谷口考》,说“凡得谷口百有五十,尤其要者三十有一焉”。子午道便是在子午谷的基础上开辟,山谷是否进入“尤其要者三十有一焉”之列,有多项考量指标,比如山谷的长度,是否开阔,能否有人烟村落,再是最重要的标志为是否形成溪水乃至河流。比如著名的褒斜道,南有褒水、北有斜水,都是不容小看的河流。子午谷进入峪口不远处,现在建有一座水库。再往前行,河谷有溪水震响,也是前两天刚下过雨,溪水奔腾湍急,水量不小,可见子午谷名不虚传。

(今日仿古栈道)

但是随着民国时期开辟的“西万公路”将出口移向子午峪西邻的沣峪口,“子午峪”就被冷落了。溯谷而上行驰约20余里,即到子午谷与沣峪东侧支流的分水岭——土地梁,越梁顺沣水支流而下到喂子坪附近,即进入沣水河谷。可直通越秦岭正脊分水岭,进入属陕南安康管辖的宁陕县沙沟街。再沿汉江支流洵水上源而下,经高关场至江口镇,再南经沙坪街、大西沟,翻月河梁至月河坪,南渡月河,进入汉江另一支流池河流域。循池河南下,经营盘、胭脂坝、龙王街、铁炉镇进人石泉县境池河镇。从池河镇折西北上马岭,过马岭关,绕汉江北侧的九里十三弯,经石磨铺、到石泉县城。从石泉县城向西北,顺牛羊河到西乡县子午镇。为与北端的子午镇相区别,故称南子午镇。沿西北方向绕汉江*金峡大弯曲,经金水镇、酉水镇、龙亭等地,进入汉中平原,过洋县、城固而达汉中,全长约里。这次考察,两晚分別住在宁陕、石泉,之后又去安康。沿途观察山形水势,寻访栈孔遗迹,在长安县子午镇至宁陕县江口镇段间有遗迹多处,以拐儿崖、红崖子最具特点。

拐儿崖有石梯路数十米,宽约1.5米至2米。河中有巨石1块,上刻正楷大字,下方正中刻“兴隆碑”3字。据老范说《兴隆碑》石刻原在道侧石崖上,修简易公路时被炸落河边,须要保护和研究。另一处红崖子有用石片垒砌而成的近百米古道路面,而且有与之相连接的桥栈遗迹,显得珍贵。千佛崖有30余个壁孔和一段几米长的栈道遗迹,今仍可行人。

子午道制高点为平河梁,为长安河与月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达米,山高林密,不宜耕垦,居民极少。清代曽在陕南为官的学人严如煜在《三省边防备览》中描写子午道:“数百里间古木丛篁,茂密蒙蔽。狐狸所居,豺狼所号,人烟零星,荒凉特甚,官吏视为畏途。”宁陕老城,清代设宁陕厅,筑五郎关,为*事戍守要地。现为宁陕县*府所在地。

据《大唐久典》记载,唐朝的驿站制度主要沿袭汉制,在全国各地被称为官道的主要交通线路上,每间隔30里设一处驿站。唐代诗人杨凝在《送客人蜀》诗中云:“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说明他送的客人是由子午道入蜀。唐高宗时所出《法苑珠林》记“子午关南第一驿名三交驿”,说明唐时子午道为驿道,沿途设置驿站。天宝年间,因杨贵妃嗜吃鲜荔枝,荔枝产于四川涪州,因而开辟“荔枝道”由涪州经镇巴、西乡、南子午镇沿汉子午道运往长安。由于荔枝娇嫩,不易保鲜,故在荔枝收获季节,驿马飞驰急运。而从被学术界公认的“荔枝道”的基本情况来看,把采摘下的荔枝带叶密封于竹筒中,土法保鲜,防止途中挤压和偷拆,然后装笼上马。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紧鞭急蹄,日行里加急,四五天送到长安。无疑正应证了“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据《旧唐书》史料所载,从涪陵至长安,全程多公里的官道之说,丰富了晚唐诗人杜牧对荔枝道运送过程的真实描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应该是子午道最为繁盛的时期。

(秦岭南麓逶迤秀丽)

这次考察给我留下至深的印象是子午谷的曲折艰辛,攀登之苦远在褒斜道和陈仓道之上,褒斜道完全沿褒水与斜水河谷,谷道开阔平缓,分水岭则是秦岭最大的高山平原,如今座落着太白县城,几乎不越一座高山便可穿越天险秦岭。而子午谷多次利用更换河谷,便需多次盘旋上下越分水岭,造成道路曲折迂迴,増加了攀登穿越难度。时至今日乘坐汽车,一些险段常需司机勇敢加技术,何况古道曲折摩天,植被茂密,士兵尚要携带武器供养,负重前行,食宿无着,风雨无常,即便十天半月穿越,人困马乏,如何战胜以逸待劳的敌*,再攻克以坚固宏阔著称的汉长安古城,是大可怀疑的事情.

在历史长河中,还有两次与子午道相关的战例可援引.

南宋时期,中原北方沦陷,秦岭成为双方拉据战场,宋金之间先后在秦岭一线发生仙人关、大散关之战,金人皆未能得逞,金*为了夺取陕南重镇汉中,再进*四川。于是便利用历史上著名的魏延“子午谷奇计。”延伸发展,屯兵长安,却声东击西,制造流言:要由子午道攻取汉中。南宋金州守将王彦偏信謠言,信以为真,调兵抽将到子午道扼守。不料,金*却绕道商州沿武关古道,迂迥进攻安康,连下汉阴、石泉,又向汉中进攻。南宋急调吴玠所部,与金*相遇于饶峰岭,苦战经旬,金*再次绕道偷袭,夺取洋州、汉中。这是利用子午道虚张声势,获得成功的一个典型战例。

另外一个和子午道相关的战例发于现代,年冬,“西安事变,”发生,蒋*嫡系51师时驻汉中,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也即抗战时打出威风的王牌*74*前身。得知蒋介石被扣,深得蒋欣赏的王耀武急中生计:企图利用子午谷隐蔽奇袭东北*,给张学良一个下马威。但装备精良的51师,进入子午道后就被迫返回,原因是:“一是谷中环境太过险恶,无水源;二是行*途中得知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遂退*。”

可见子午道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被利用。

公元年,诸葛亮率大*屯集汉中,策划首次北伐。镇守汉中的魏延便是此时向诸葛亮贡献的“子午道奇谋。”千百年间遭于关于功成垂败的种种说法。司马懿怎么说也只是个事后诸葛亮,如果蜀汉把兵出子午谷的计策真正实行起来,一是子午道夲身险峻,其时并非官道,不设邮驿,粮草无补,意外丛生;另是曹魏未必就得不到消息和来不及布防,而且从司马懿以闪电战击败上庸孟达的事例上看,司马懿肯定会在魏延行*途中就看破魏延的计划。因此,用不用子午谷之计,是不能把“忌贤妒能,怕魏延夺了北伐头功”的说法怪罪诸葛亮似也欠妥。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路线)

退一步讲,诸葛亮固然谨慎,但并非无能无谋,他是一个思虑精密、部署严谨的人。因为子午那个地方,发生过距三国也才三四百年的汉高祖故事,即《石门颂》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也就是韩信奇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个故事是会使正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大多数将领都会联想到的。既然想得到却并不采用,正是因为这条计策胜算极低,风险极大,危险系数极高。对远道而来的蜀*来说,决非是战术上的最好选择。

事实是古今中外战争,战略战术固然重要,比如二战时希特勒进攻波兰、闪击前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最初都取得空前胜利,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也让战争狂人不可一世,但任何战争最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三国时期无论是从所占地盘、人口数目、经济总量,还是谋臣良将,蜀汉都最弱,无法单独战胜曹魏或孙吴任何一方。这己为历史所证实。比如刘备举全国之力,征伐实力远不及曹魏的孙吴,尚且有陵夷之败,被东吴新秀陆逊杀得大败,以白帝托孤告终。何况再面对综合实力远胜东吴的曹魏。

诸葛亮不管出于何种考虑没有采纳魏延计划,他自己的计划看似安全、十拿九稳。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也很难有十足把握稳操胜卷。从历史的实际看,诸葛亮从年到年的5次北伐中,没有一次有完全成功。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由于魏*的主力曹真,张郃,郭淮集团已经到达关中,即便马谡没有失守街亭,也会在陇右与魏*展开长期的对持和拉锯战,谁胜谁负,也难预测。一旦陷入这种局面,蜀*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从汉中到陇右的运输线过长,粮草不济,根本无法支撑长期作战。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与五次北伐结局一样:无功而返。

魏延一生的发达和墜落皆与古道、与汉中相关。尽管诸葛亮首次北伐,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道奇谋。”但两人当时并末交恶,魏延曾也多次随诸葛亮出征。建兴八年,曹魏司马懿率大*入寇蜀汉汉中地区,被蜀汉*队在正面挡住了曹魏*队的进攻。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魏延不愧为蜀汉名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居然在阳溪破郭淮、费瑶等。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师、征西大将*,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在汉中出将封候,这是魏延一生光辉的顶峰。

但《三国志.魏延传》也记载:“却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意思是后来在北伐中,魏延常要求独自带兵,独挡一面,均遭诸葛亮拒绝,逐渐引起魏延对诸葛亮的不满,散布诋毁诸葛亮的言行,当然使诸葛亮不悦。从此对魏延则采取了加以制约的态度。魏延虽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自视甚高,脾气暴燥,属下都让他三分,而时任参*的杨仪却偏偏不吃魏延这一套,不把魏延放在眼里,二人互不服气而发生争执,卤莽的魏延拔刀相见,而杨仪却颇工心计,北伐期间,尽职尽责,扎营打点,置办粮草,须臾便了,很使诸葛亮放心,也取得了诸葛亮的信任。

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达到顶点,这次北伐也是蜀汉与诸葛亮悲剧高潮。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魏延因不愿受己受诸葛亮委托统领蜀*的杨仪所约束而于退*途中烧绝著名的褒斜栈道,反攻杨仪,却因部属不服而败逃,被杨仪所遣的马岱所斩。

(已被保护的古虎头桥遗址)

《三国志.魏延传》对冤杀魏延,起因始末也有详细记载,不长,恭录如下: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在段信史的大意为:诸葛亮重病期间,由于对魏延已心生隔核,虑他惹事,在商议*计也是安排后事时把魏延排斥在领导层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便自发”。魏延、杨仪二人早己交恶,形同水火。诸葛亮在对两人都能制约,而诸葛亮却偏偏把*队的指挥权交与杨仪,魏延、杨仪两人火拼便不可避免地发生。倘若诸葛亮把*队的指挥权交与魏延、从魏延日面作为可能情况更遭。蜀*统帅诸葛亮的病逝,面对强大的魏*,蜀*当务之急已不是北伐,达到“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战略目标,而是摆脱强敌,全身而退,才是合乎情势的正确举措。但在任务、目标、情势都己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魏延却不顾大局,计较恩怨,逞匹夫之勇,欲与魏*硬拼,其结局可能更遭。

(11-马岱斩魏延图)

蜀*后撤的过程中,魏延的举动的确乖张荒唐,不可思议。首先是不听号令,拒绝断后,擅自行动;其二是意气用事,烧绝栈道,为后撤蜀*凭添困难制造障碍;更为嚣张的是魏延先抵汉中后,竟丧心病狂,准备逆袭杨仪所率蜀*。魏延所作所为,大逆不道,以遭到部下的坚决反对,众叛亲离,自己也被杨仪派去马岱追杀而死:“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

年过去,历史硝烟散尽,几次蜀道研讨会上,都有专家重提往事,认为魏延为蜀国屡建功勋,杨仪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竟用反叛之罪杀掉魏延,实不应该。魏延有功有过,却无反叛之心,应该给他一公正的评价云云。

其实,纵观魏延一生所为,从投奔刘备,屡立战功,乱世年月,才能够发挥、施展,自已也进将封候,这己是一个武将最好归宿。至于从贡献“子午道奇谋。”到与诸葛亮、杨仪交恶,誰对誰錯姑且不论,仅是诸葛亮病逝后,所犯下的三条罪行,古今中外,任何时代都是不可饶恕的杀头之罪。

汉中是魏延出将封候、亦是命丧*泉之地。所以在今天汉中市还有两处与魏延相关历史遗存,仅作介绍:

(栅栏围定的碑刻)

据《续修南郑县志》载:虎头桥“在北门外。虎头桥平地列数石,无沟渠,相传为蜀汉魏延死处”。早年北门外有古虎头桥,桥已不存,立有石碑一通。碑高2米,正中大写魏体楷书四字“古虎头桥”。形制宏伟,碑额有浮雕虎头,形象逼真生动。上款为“汉马岱斩魏延处;下款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重建”。说明前代有碑,毁后重立。

目下,早年北门外古虎头桥一带,已成市区中心广场。好在古虎头桥正好在广场西侧,在文化文物界呼吁下,虎头桥遗址得以保存,立碑并加护栏,我曾多次带外地友人前往参观。可惜临街车流如潮,四周市声喧闹,很难有思古之情。

(古虎头桥碑刻--王景元提供)

再一处是石马坡魏延墓遗址。清代《南郑县志》中有记载:“蜀汉南郑侯魏延墓,相传在北门外四里石马堰。有石马立田间,云是墓前故物。延固宿将,有战功,虽末路猖獗,身死族诛,蒋琬原其本意,但欲诛杀杨仪,不便背叛。当日追述前劳,必有以礼收葬之事。石马遗址,传之古世,未必无因”。

根据记载魏延墓遗址应在汉中市北门外,早年为旷野,田畴连片。上世纪七十年代汉中始有铁道贯通,修火车站时占用大片田地,其中应包括魏延墓遗址。

好在原石马坡魏延墓前遗物汉白玉圆雕石马一匹,现存在汉中市博物馆。此马通高厘米,背高厘米,身长厘米,宽55厘米。就其形制、体量、雕刻技法来看,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石刻风格一致。首先在保留粗糙原石的基础上,用简练的刀法,刻出朴拙的线条,追求神似,无意繁琐,于旷达中蕴精神,从造形上现生动,反而给人过目难忘之感。其形制、规格与魏延的身份相符,再是回眸历史长河,张骞之后,安汉之前汉中再无如魏延般青史留名的风云人物,故此石马视为魏延墓前遗物应无争议。

(-魏延墓前石马--王景元提供)

唯需明辩的是魏延既因罪获刑,何来厚葬之石马?

且看《三国志?杨仪传》记述:仪既领*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使。仪至,拜为中*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诧之音发于五内。……又语袆曰:“往者丞相亡沒之际,吾若举*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袆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处,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意思是说杨仪受诸葛亮重托率蜀*完归,又杀了所谓叛将魏延,自以为功高劳苦,应当接替诸葛亮秉*。谁知诸葛亮对杨认识很清楚“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把丞相要职被授于蒋琬。引起杨仪不满,竟对费祎说:“当初丞相亡故之时,我如果率*降魏,哪会而今天这般失落!真悔之不及呀”。费祎密报后主,杨仪被捕下狱后自杀。杨仪的反叛之心,又证实以“反叛之罪”诛杀魏延应属冤案。因此,蒋琬执*时,为魏延以礼收葬,堆冢雕石。这便是汉台博物馆留有石马的由来。

其实,这桩历史公案,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介就极中肯:“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意谓魏延以勇敢胜任武将的位置,杨仪却把当官做为炫耀的资夲。两人皆不安职守,不守夲份,最后招祸取罪,原因全在自己,怨不得任何人。

其实,历史学的魅力也全在于此。

(古虎头桥如今车流如潮)

年6月15日于汉水之畔无为居

作者简介:

(说明:王蓬和他的著作)

王蓬国家—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年开始創作,在中央文讲所(魯院)、北大首届作家班学习4年,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年先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历时10年全程探访七条蜀道,20次西行寻叩从长安到罗马的絲绸之路,发表余万字作品,出版长篇小说《山祭》《水葬》;传记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多位学人生涯的探寻与展示》《横断面:文学陕*亲历纪实》;报告文学《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从长安到川滇》等著作50余部。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有多种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文图来源于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浅海文苑编辑

文学依然神圣,你我携手同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