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钟声敲响,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应运而生。14个品牌、万产销,40万员工,38位直接下属……不管从哪个维度看,即使对曾有辉煌并购战绩的唐唯实而言,想必也是一场硬仗;尤其是能否扭转中国市场的被动局面,更是衡量其功绩的重要课题。甚至因在华如何发展,唐唯实还“实力打脸”新集团本土公关团队。
年1月16日,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与PSA集团的合并交易结束一年多长跑,正式完成。双方合并为全新集团Stellantis。18日和19日,Stellantis(代码:STLA)普通股分别在巴黎泛欧交易所、米兰电子股市场和纽交所进行上市交易。
至此,三地钟声敲响,拥有14个品牌、万产销、40万员工、横跨欧洲和北美大陆三个国家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正式应运而生。虽然名字有些奇怪,却不能阻碍这个老迈却新生的势力。
不过,如果真的想在汽车百年变革之际有所作为,不在占全球销量近三分之一的中国市场取得突破,唐唯实和其治下的标致雪铁龙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恐怕即便再怎么发挥协同效应,也难有大作为。
01新集团的股市开局
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Stellantis在欧洲股市首日交易中开局良好。该公司股价在18日(周一)第一个交易日上涨8%,促使STLA业务估值达到亿欧元(约合人民币亿元)左右。
19日,在纽交所上市的STLA,上市首日大涨10.83%,总市值为.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亿元)。
一位驻米兰的交易员表示,股价上涨可以部分归因于技术原因,基金通过买入股票,调整其对新公司的投资组合风险。另一名交易员指出,前FCA投资者正在将FCA支付给他们的29亿欧元特别分割所得,进行再投资。
“从第一天起,我们的重点就将放在这些协同效应所带来的价值创造上。”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表示,得益于成本缩减和节约,这项合并交易未来几年将为股东增加亿欧元(约亿元)价值。
以年产约万辆、营收超亿欧元来看,Stellantis预计将在汽车行业跨入电气化新时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不过,截至15日收盘,FCA与PSA市值合计为亿欧元(约亿美元),虽在产销规模上为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但与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0亿美元市值相比,显得虽庞大,却薄弱。
联合圣保罗银行(IntesaSanpaolo)分析师MonicaBosio表示,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只有在其影响显现之后,市场才会对Stellantis的协同效应进行定价。
“不过,即使排除协同效应影响,我们仍然认为,与最直接的同行相比,在所有指标上Stellantis都被低估了”,Monica在一份报告中指出。
FCA与PSA曾表示,在不关闭工厂情况下,Stellantis每年可节省超过50亿欧元成本。合并将带来超乎想象的协同作用,但也许会伴随产生“大象难转身”的企业病。
在彭博社情报分析师迈克尔·迪恩(MichaelDean)看来,Stellantis的前景好坏参半。其称,美国的刺激计划可能会提振克莱斯勒,但持续封锁的情况,让PSA在欧洲的前景更加不确定。
迪恩预计,唐唯实将在执掌Stellantis的前天出台一项新战略,就像年PSA从通用汽车手中收购欧宝后,他所做的那样。
故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就要看唐唯实的行动了。不过,STLA在纽交所的表现似乎差强人意,截至22日(上周五)收盘报16.15美元/股,与交易首日相比,下挫4%。
02不抛弃不放弃,所有品牌都有机会
从FCA的菲亚特、玛莎拉蒂,专注美国市场的Jeep、道奇、公羊,到PSA深耕欧洲市场的标致、雪铁龙、欧宝和DS,Stellantis旗下拥有14个汽车品牌,超过德系豪强大众汽车集团。
据外媒报道,唐唯实表示,从阿尔法·罗密欧到克莱斯勒,Stellantis将给旗下所有品牌一个成功的机会,并为重振其步履维艰的中国业务,不放弃一切选择。
这位掌管14个汽车品牌的CEO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实现50亿欧元的协同效应,包括四年内实现80%的协同效应。
不过,尽管谈到了成本缩减,但唐唯实也承诺,不会在合并完成后削减工作岗位。他还表示,Stellantis平摊成本以投资新车的能力,将成为防止裁员的“盾牌”。面对多达40万名员工,这样的回答无疑需要勇气,只是希望不要被打脸。
唐唯实向意大利共和国日报透露,合并的目的,是使集团所有的生产设施实现满负荷生产。“所有品牌和所有工厂都将有机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做出改变,我们必须变得更聪慧、更高效。”唐唯实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FCA与PSA合并完成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上,唐唯实指出,“目标不是做大,而是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上做到伟大”。
03复苏中国发展,不排除任何可能
为找出菲亚特克莱斯勒与PSA在中国市场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销量疲软,唐唯实组建了特别小组。特别小组由Stellantis五位高管组成,目的是找到回归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解决方案。
当被问及方案是否可能包括寻找新的当地合作伙伴时,唐唯实表示,Stellantis“不会排除任何可能性”。
实际上,在Stellantis成立当天,据第一财经报道,Stellantis集团有意在中国组建一家绝对控股的合资公司,谈判的持股比例为75%,业务范围包括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等,消息还透露该集团至少与奇瑞汽车、广汽集团展开接洽。
1月17日,Stellantis集团很快做出回应,坚决否认有关“Stellantis集团正计划在华创建一家新合资企业”的报道,并表示该集团将一如既往地与目前合作伙伴东风汽车集团和广汽集团合作。
然而现在,剧情再次发生反转。唐唯实为振兴FCA和PSA中国业务成立特别小组,并且透露不排除任何可能性,看似对中国市场志在必得。
目前,长安PSA已经“瓦解”,PSA另一家在华合资企业即神龙汽车,-年累计销量分别为59.8万辆、37.7万辆、25.3万辆、11.3万辆和5万辆;而FCA集团与广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广汽菲克,销量也逐年大幅下挫,-年,其累计销量分别为14.6万辆、20.5万辆、12.5万辆、7.4万辆和4万辆,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
虽然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是PSA和FCA的主战场,且将形成互补之势;但立足中国市场,不是朝夕可为,将是一个中长期目标,Stellantis还需面临一场翻身硬仗。
欧宝、DS回归“二进宫”?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国产?……
04新集团掌门人不好当
作为一名赛车爱好者,唐唯实曾以业余车手身份参加了多场比赛,后因自认为缺少天赋,以及专业比赛资金匮乏,选择成为一名工程师。
现年62岁的唐唯实身材瘦长、非常活跃,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成为另外一个李·艾柯卡(LeeIacocca)、迪特·蔡澈(DieterZetsche)、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Marchionne)或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的愿望。
不过,不论他是否回到聚光灯下,他都将带领一个约有40万名员工和14个品牌的汽车帝国,走向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未来。
在这个不远的未来,汽车将逐渐依赖动力电池和软件,而内燃机可能将逐渐被取代。在电动化方面,新集团目前拥有29款电气化车型;年,Stellantis将推出10款新型电动车,届时该集团电气化车型将达到39款。
在行业发展相对简单时,汽车业的大并购多数以失败告终。在世纪之交,戴姆勒和克莱斯勒灾难性的合并之前,PSA的竞争对手雷诺,收购了美国汽车公司(AmericanMotors),而这笔注定失败的交易,在十多年后,才被雷诺逆转过来。
对唐唯实而言,想要让新集团成功,他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组织简化和削减成本,以及遵循挽救PSA于破产边缘的“剧本”;他还要证明自己的产品实力,以及加快电气化进程,现在没有什么比这两点对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了。
唐唯实曾效力雷诺,并于年在雷诺成为仅次戈恩的二号人物。在此之前,其还曾领导合作伙伴日产北美业务两年;随后离开雷诺,接管了当时几近破产的PSA集团。
通过精简车型阵容、削减成本、提高汽车售价,三年时间,他让PSA扭亏为盈。唐唯实对欧宝和沃克斯豪尔采取了相似策略,通过削减开发支出和买断数千名员工,迅速推动业务扭转赤字。
彭博新闻社采访了六名与唐唯实密切合作的人。唐唯实被他们描述为极具竞争力,对细节一丝不苟。例如,他不能容忍会议开得太晚或拖得太久,要求下属用五张幻灯片或更少做演示,这也许不难理解。
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掌门人,从工作量来讲,唐唯实在Stellantis中将有38名高管直接向其汇报工作,这一数量是PSA集团的两倍多。当马尔乔内将克莱斯勒并入菲亚特时,其手下才有28名直接下属;而接替马尔乔内的迈克曼利有22项职能直接向其汇报。因此,唐唯实的直接下属数量,也许是汽车行业中最高的了。
根据公布的组织架构,唐唯实能直接控制Stellantis所有职能、地区和品牌,他还将担任9个运营委员会的成员或主席。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在阿姆斯特丹注册成立,但不会有一个集中总部;重要中心有法国巴黎郊外PSA总部Velizy,FCA故乡都灵,以及克莱斯勒总部所在的密歇根州奥本山,其他关键国家包括巴西、中国和德国。
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在Stellantis集团中的重要地位,可似乎又没有那么重要。
此外,作为一项跨国合并交易,除了阿涅利斯和标致家族,政治也将扮演重要角色。据悉法国政府将保留合并后公司的部分股份,意大利经济部副部长也暗示,意大利政府可能会收购一部分股份。
ViewsofAutoskline:
熙熙攘攘,皆为利往。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灵魂人物戈恩出走后失去凝心力,规模化联盟正经受严峻考验;而由FCA和PSA组成的第四大汽车集团和唐唯实,正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抱团取暖”的Stellantis集团能否实现预期中的规模化效应?身负重任的唐唯实又将如何带领Stellantis集团重新在中国立足?更换合作伙伴可能不太现实,毕竟多年的合作关系摆在这儿,但避重就轻,多一个合作伙伴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旗下品牌那么多,两家企业也承接不过来。
何况大众、特斯拉已经开了先例。
文字为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